失蹤的兩頁陳寅恪 讀夏曉虹編的《追憶梁啟超》(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7),少了第181、182頁,有撕去的痕跡,暗自埋怨買書時未能仔細查看。但是翻至180頁,看到標題(陳寅。蹲x吳其昌撰梁啟超傳書后》下面打著一行字: 本文因故不能刊出,只得存目。——編者注 再下面還打著一行小字: 。ū緯181、182頁原缺) 《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三聯(lián)書店,2001)已經收有該文,不知為何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例外。 為了一解心中困惑,特意找出陳寅恪《寒柳堂集》(三聯(lián)書店,2001)查看《讀吳其昌撰梁啟超傳書后》,通覽全文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出格”之處,不知為何夏曉虹編《追憶梁啟超》不收該文。(是否版權問題?) 針對某些論者稱梁啟超“與中國五十年腐惡之政治不能絕緣,以為先生之不幸”,陳寅恪辯稱:“此則中國之不幸,非獨先生之不幸也。又何病焉?”他還指出昔日言變法者,有不同之二源,不可混為一談,其先祖先君對康南海公羊春秋之說頗不以為然。 今人常以為陳寅恪是尋章摘句的書齋學者,絕非如此。 二十多年前和四十多年前 書店卡晚上在季風書園購王家平《文化大革命時期詩歌研究》(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初看到此書是在廣州學而優(yōu)書店,當時沒有買。后來回到上海,在好幾家書店都沒有見到,頗后悔。所以在季風書園見到,立即買了一本。這次已是第二次買,上一本送給了一位對“文革”始終比較關注的老師。前不久一起吃飯,他提及20世紀50年代聽紅軍講“長征”故事說“二十多年前如何如何”,而今天他講述“文革”已經要說“四十多年前如何如何”。 避暑的考據(jù)游戲 盛夏時節(jié),讀書避暑。翻開高陽的《李娃》(華夏出版社,2004),作者在序中引用他人所言:“歷史,除了人名地名以外,都是假的;小說除了人名地名以外,都是真的。”讀書之余,順便玩一下考據(jù)游戲。第9頁韋慶度對鄭徽說:“我?guī)闳ヮI略平康坊的旖旎風光,看看可勝于二分明月的揚州!苯酉聛恚瑑晌还宇I略風光時路遇“天子呼來不上船”的李白。 “二分明月”出自徐凝《憶揚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毙炷淠瓴辉,大概于唐憲宗元和年間在世。元和元年是806年,唐憲宗生于778年,李白卒于762年!靶炷隼畎住,猶如“關公戰(zhàn)秦瓊”。也有一種可能,“二分明月”的說法流傳已久,只不過徐凝取它入詩,所以韋慶度如此云云。 頑童哲學家 讀了《金岳霖的回憶與回憶金岳霖》(劉培育主編,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才知道金岳霖在逝世前的幾年曾斷斷續(xù)續(xù)寫過100個回憶片段。金岳霖稱郭沫若為郭老。郭沫若生于1892年, 作者簡介 王曉漁,上世紀70年代生于安徽,90年代定居上海。文化學者,現(xiàn)供職于同濟大學。著有《文化麥當勞》《知識分子的“內戰(zhàn)”》《重返公共閱讀》等,主編“獨立閱讀書系”,文章被譯為英文、日文、德文。
目錄: 就在這一刻全世界傷心角色,又多了我一個 國學院不是國務院 失蹤的兩頁陳寅恪 二十多年前和四十多年前 避暑的考據(jù)游戲 頑童哲學家 博客和地球村 比鴻毛還輕,比泰山還重 偷得浮生三日閑 大學教員和房產處之關系 “策略”或“錯誤” 自產自銷的文學概念股 “國際人權一定要實現(xiàn)” “這樣大字報可以隨我去” 1984年,麥克盧漢在中國 敬惜字紙 荒島上的《源泉》 如果收到愛因斯坦的信件 高收入者 曖昧的“獨立書評” 兩枚高校八卦 梁啟超語錄 投向大海的漂流瓶 睡覺不是動詞 《雅舍文集》的匿名序言 批評與對話 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狐貍與蠹魚 看著蜘蛛慢慢長大 納博科夫的手稿 為什么農民對“東洋人”強烈不滿 “不允許臺灣島上有流血” “向自己的同胞開槍,真是難為情” “指驢為馬”和“指騾為馬” 民國時期的天價“博客” “飛天”的演出 “燒殺搶掠”的英雄 面目全非的翻譯 通往農奴之路 一位詩人的花邊故事 “以德服妖” “共產黨員不能靠黨的資格做院士” 國葬與黨葬 如果沒有一稿兩投,胡適還是胡適嗎 SCI成了Stupid Chinese Idea 在書中畫底線的誘惑 《魯迅全集》的一條注釋需要多少成本 夜上海 人民更加善良 讀書的壞習慣 中國科學院PK中國工程院 既不效率,又不公平 沉默的大多數(shù) 一瞥而過 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圍棋 江青和王實味 從“戰(zhàn)時狀態(tài)”到“圓桌會議” 馬克?吐溫的“腦筋急轉彎” “知道嗎叫法治嗎?” 教學管理新舉措 “低調,低調” 時間倉促,水平有限 “桌上”和“床上” “強烈不推薦” 諾貝爾文學獎與諾貝爾和平獎 “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大而言之,是為學術” “內訌”和“不團結” “深刻”的村上春樹 元帥的“抽屜寫作” 偵探小說式的學術著作 廢名和胡蘭成的擦肩而過 “螺旋下降”的印數(shù) 群眾素質是如何低下的 “為了看看太陽,我來到這個世上” 春夏之交 空間的比例 卿本佳人,奈何有“序” “‘1984’來了,這么快!” 病態(tài)的安寧 欠發(fā)達時代的奇技淫巧 夢露和薩達姆是什么關系 讓天才讀者變成候補傻瓜的譯本 新聞聯(lián)播和動畫片 達爾論自由 故意買重的書籍 《花花公子》保衛(wèi)戰(zhàn) 全集啊,全集 荷蘭友人的狄公案 每天都與奇跡擦肩而過 2元5角的禮物 夏天到來,令我回憶 足球后衛(wèi)的“哲學社會學” 意外的國產電影 滅人器在座位下面 分成兩半的靈魂 前市長秘書疑似蘭德譯者 魔幻數(shù)字主義 牧羊人的戒指 避孕藥之后,艾滋病之前 “一雞二吃”的《世界是平的》 販書如販毒 以貌取書 我與陽春有約 見縫插書 我們能夠猜出的謎,我們很快就瞧不起 《花花公子》里面的學術著作 電腦考古學 徹底反省之后的生活是可以承受的嗎? 書價的“通貨膨脹” 密探和歷史學家 惱火的譯者 衙役愛男囚 紅補丁 丁字褲和慈善捐款 虎頭虎腦的林立果 只向真理低頭的老人 短篇小說寫作、詩歌賞析與管理學 “澄清自己的*立場” 非理性的文學青年 18世紀的后現(xiàn)代小說 記一位老師 新聞是機密專業(yè) 范大將軍語錄 棍棒之下出“王后” 問題中人與潮流中人 美好的偏向、扭曲和歪曲 普魯斯特和購書小票 書與人的渡口 人性,太人性了! 大隱隱于飯館 “領導批準”可以拿掉 我的“千”字寒 顛倒是非的“翻案” 不去書店不知道房子小 19世紀的美女作家 悲欣交集 有報天天讀 “虛榮”的汪曾祺 一個盜版書商約等于五十個書評家 《哈利?波特》的作者愛讀什么書 魯迅是否對劉氏刻書有肯定評價 自由是不同思想者的自由 圖書發(fā)行員也要正處級 難以估價的“文化垃圾” 教授的下崗和轉會 要寫詩,先養(yǎng)雞 知識階層的不幸 “像一個人樣地活著太不容易了” 終身的先鋒派 誰的傳人 后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