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獻章詩文有《白沙先生詩文》和《白沙子全集》多個刊本,這次整理,取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何九疇編刻《白沙子全集》(香港:白沙文化教育基金會,一九六七年影印本)為底本,之前高簡等人在明嘉靖十二年(1533)編刻的《白沙子》較為完善,何九疇的祖先何熊祥于明萬歷四十年(1516)在高簡本基礎上增加“補遺”一卷,后出轉勝,何九疇在此基礎上又遠近搜訪,重新編次,刊行面世,是諸本中最為完備的刻本。中華書局曾在一九八七年七月出版過《陳獻章集》,收入其“理學叢書”中,所采用的底本也是何九疇康熙四十九年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出版繁體豎排本,增補了文三十余篇,詩三百六十余首,共計三百九十余篇(首),編次上模糊不清的地方加以厘定并說明。此次《陳獻章全集(簡體增訂本)》主要增加了一個參校本,即天啟元年王安舜刊本,所收錄白沙先生集外詩文,較北京書局本《陳獻章集》多四百四十余篇/首,其中文三十余篇,詩四百一十余首,附錄亦增加若干篇,并增補大量?庇。明代,程朱理學仍是正統(tǒng),陳獻章由宗朱轉向宗陸,繼之提倡**,其間的轉折脈絡需要摸清,材料的進一步豐富與編次的相對清晰,為此提供了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