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成書于1315年,以日程的方式為學校教育排列教育內容,是元明清三代近七百年的教學準則。 卷二有《批點經書凡例》一章,內容有《館閣?狈ā、《勉齋批點四書例》、《釋勉齋例》、《續(xù)補句讀例》、《批點韓文凡例》五種。前三種和《續(xù)補句讀例》的前半部分論述句讀的語法表現(xiàn)和區(qū)別特征,是語言學的內容;而《續(xù)補句讀例》的后半部分和《批點韓文凡例》中有關句讀標記方法的詳盡內容,在文化史上有重要意義。 書中具體描述了:標志句讀的專門工具“點子”的做法;標識句讀的顏料“丹”“鉛”的加工方法;標識句讀的方法。 “程氏句讀系統(tǒng)”在“五四”的新文化運動中隨著1919年12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扉頁發(fā)布了《本志所用標點符號和行款的說明》,對13種符號的功能和用法作了統(tǒng)一的規(guī)范和說明后,逐漸被取代。 叢書集成初編本。
作者簡介 程端禮(1271-1345年),字敬叔,號畏齋,鄞縣(浙江寧波)人,元代著名理學家、教育家。 《明一統(tǒng)志卷十六》載: 程端禮,建徳學教諭,研精經術,踐履篤厚,著《讀書日程》。 程氏學問精嚴、為學者法式,影響甚遠。清儒《欽定續(xù)通志》一般以元明治學為空疏,對程氏卻褒許有加。殆因程氏繼承朱學小學功夫、重視句讀,對有清一代樸學的勃興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始為清代學者推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