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華北考古記


作者:著名作家     整理日期:2023-01-29 15:42:19

  “漢學巨擎”愛德華·沙畹學術奠基之作
  中國遺址實地考察的學術考古報告
  拓片千余幅,五百余則銘文造像記,二百余張照片再現(xiàn)二十世紀初遺址文物原始風貌
  源于本書的出版,武梁祠、登封三闕、孝堂山、龍門石窟、云岡石窟等一系列中國遺址,第一次走進西方學術界的視野,成為東方藝術史的重要話題!
  ,敿~埃爾-愛德華·沙畹(1865—1918),是近代以來*有成就的漢學大師之一,公認的“歐洲漢學泰斗”。1907年,沙畹從巴黎來到中國,開始第二次在華考古活動,《華北考古記》就是這次實地考察的學術成果。
  沙畹是運用現(xiàn)代考古技術對中國遺址進行實地考察與測量的學者,通過大量拓印、抄錄遺址文物中的碑文題記,收集整理了一千七百余張圖片,并對遺址文物進行了藝術、政治、宗教、社會等多角度的闡釋。這些遺跡在后來的戰(zhàn)亂過程中或損毀或流失,均遭不同程度的破壞,這些圖片及資料對于后世的研究就更顯彌足珍貴。
  《華北考古記》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考古文獻,同時也是中西學術交流的歷史見證。1909年本書法文版面世,中國的登封三闕、孝堂山、武梁祠、龍門石窟等遺址由此進入西方學術視野,成為世界漢學及東方藝術史研究的重要課題,中國金石學也首次被納入法國漢學的研究領域。同時,西方現(xiàn)代考古學方法也為中國學界所重視和運用,推動了中國傳統(tǒng)金石學研究的發(fā)展。
  作者簡介
  ,敿~埃爾-愛德華·沙畹(1865—1918),簡稱沙畹,是學術界公認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上有成就的漢學大師。沙畹在國際漢學史上承前啟后,在許多領域卓有建樹,對中國的佛教、道教以及中國的碑帖、古文字、西域史、突厥史、地理等領域都頗有研究,且成就斐然,更是法國西域?qū)W、南海學、敦煌學、簡牘學、甲骨學等學科分支的奠基人。
  同時他也是世界上早整理研究敦煌與新疆文物的學者之一,被視為法國敦煌學研究的先驅(qū)者。繼他之后成為法國漢學與敦煌學大師的伯希和與馬伯樂都出自他的門下,被弟子伯希和推許為“位全才的漢學家”。
  譯者簡介
  袁俊生,1955年3月生于北京。1978年畢業(yè)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并留校任教。北京外國語學院教師。后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巴黎)工作多年,現(xiàn)在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任副教授。主要譯著有中短篇小說《噓——小黑貓成長記》《說煩了愛》《風月趣談》《前世今生》《磨坊信札》;科幻小說《沒有重點的生命》;人物傳記《卡薩諾瓦傳奇》《永遠的小王子》《齊達內(nèi)傳》《布勒東傳》《阿拉貢傳》《蘭波傳》《杜尚傳》;文學理論著作《超現(xiàn)實主義宣言》;科普讀物《孤獨的真相》;藝術史著作《維米爾》;詩集《心的記憶》;中國近代史專著《中國鴉片史》以及園藝文學讀物《催情植物傳奇》《傳情植物》等。





上一本:2021-09 “三冠王”陳舜臣作品精選集 下一本:2021-10 安東尼·霍洛維茨小說集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華北考古記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