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畢加索的首席關門弟子,除了每天練習繪畫技藝之外, 小編還要不定期地增進自己的理論知識。 讀了這5本書后,小編可以說, 自己已經(jīng)選好在盧浮宮里的位置了! 01《藝術的故事》 貢布里希 豆瓣評分:9.6(7746人評價) 《藝術的故事》曾在2017年被清華大學的校長選為給新生的禮物。 對于想了解點藝術的人來說,小編覺得這本書稱得上是最佳入門讀物。 在書中,作者不僅將西方藝術史從史前一直梳理到當代,重要的知識點一個都不會錯過。 更重要的是,他還在引導讀者去思考藝術的本質(zhì)—— 實際上沒有藝術這種東西,只有藝術家而已。 藝術家不同,對世界的感知也是不同的,所謂的藝術品,實際上是藝術家自己想要的藝術樣式。 于是,就有了塞尚的立體主義,梵高的表現(xiàn)主義…… 不得不說,貢布里希真是個和藹可親的老人,因為他的講述中,包含的不僅僅是藝術知識,更有對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無限敬意。 02《詹森藝術史》 羅恩·徹諾 豆瓣評分:9.3(443人評價) 作為歐美大學藝術史課程的標準教材,這本書至今已經(jīng)暢銷五十多年,堪稱傳奇。 除了講西方藝術史之外,它還著眼于藝術的研究方法,旨在讓大學生學會如何研究藝術。 其中,小編印象最深的莫過于背景研究法。 詹森認為藝術發(fā)展不是空中樓閣,是其生長的環(huán)境造成的。藝術代表著一種文明,而文明源自當時的時代背景。 比如,埃及的藝術形式總是非常威嚴,動輒造出非常龐大的雕塑和建筑。 這是因為埃及法老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他們想讓普通人望而生畏,生生世世匍匐在法老的統(tǒng)治下。 小編認為,講透藝術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兒。 但通過研究方法的學習,我們能從一個更高的維度,去全面地感知和認知藝術及其背后的一切。 03《現(xiàn)代藝術150年》 威爾·貢培茲 豆瓣評分:9.0(1879人評價) 概念主義、極簡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未來主義、達達主義…… 如果你跟小編一樣,對現(xiàn)代藝術里的種種類型產(chǎn)生過興趣,那么這本書無疑是你了解它們的不二利器。 然而,這還只是本書最基礎的一點,這本書最犀利的地方在于作者帶給我們的藝術思考—— “什么是藝術?什么是藝術家?” 書里認為,一名藝術家的工作不是單純?nèi)ソo人以美的愉悅,藝術家是要從塵世中撤出一步,向人們展示自己對世界的理解。 用作者的話說就是,藝術家其實要肩負著哲學家的重任。 就像達達主義表現(xiàn)著對世界荒誕性的感觸,極簡主義表現(xiàn)著人對于精神實質(zhì)的追求。 坦白說,對于作者這樣深刻的覺悟,小編只有獻上膝蓋。 04《美的歷史》 翁貝托·艾柯 豆瓣評分:8.3(2241人評價) 小編猜你們一定想不到,作者艾柯不僅寫了《美的歷史》, 還寫過一本《丑的歷史》! 把這兩本書合起來看,小編竟然會覺得,原來美和丑都創(chuàng)造過無數(shù)好玩的故事。 談到美,從古希臘人對于健美身體的迷戀,到中世紀對光與色彩的崇拜,再到人們對崇高美的不懈追求…… 艾柯將人類審美的歷史梳理得徹徹底底。 談到丑,從宗教情結中的地獄和魔鬼,到巫術和撒旦主義;從丑的詼諧和猥褻,到浪漫主義對于丑的拯救…… 艾柯又將丑的歷史寫了個遍。 艾柯告訴我們美是藝術,而丑也是藝術的一部分,容納丑我們才有可能去反思丑,進而更好地感知美。 而在他的娓娓道來下,藝術發(fā)展的全貌也在我們眼前徐徐展開。 05《美的歷程》 李澤厚 豆瓣評分:9.2(7716人評價) 以上四本都是西方美學的書,而《美的歷程》就是一本中國美學的經(jīng)典之作。 光看這本書的目錄,你就能感受到一種撲面而來的氣勢:龍飛鳳舞、青銅饕餮、魏晉風度、盛唐之音…… 因為中華之美,不僅是一種欣賞,還是一種文化,一種時代的注腳。 唐詩宋詞的句子是美,因為它們承載了令人感同身受的情緒。 水墨畫中的留白是美,因為那里有中國人對含蓄的追求。 我們欣賞美,也是在與那些逝去的靈魂對話。 小編也相信,當你跟著這本書,見證了中國人對美的創(chuàng)造與追求后, 你也能把自己融到這種貫徹古今的“大美”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