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人生巨大的一個寶藏。家長所需要做的,就是把孩子引導到寶藏的洞口,讓孩子去發(fā)現(xiàn),去尋找,去體會獲取的樂趣

最近總有些家長問到孩子不愛閱讀的問題。
第一位家長:
我想問一個問題。我有點不知所措了,我女兒一歲半,不喜歡看書,給她買了一些繪本,有簡單的,每次我想抱著她給她看繪本講故事的時候,她不是打岔,就是把書合起來放一邊要我陪她玩。她不喜歡看書,我就把繪本的故事自己看完作為睡前故事講給她聽。
她對書看起來沒有任何興趣,和安靜比起來她更喜歡動。但我希望她能夠有自我安靜的能力,能控制住自己,而且還有閱讀習慣,但現(xiàn)在看來連興趣都沒有,我該怎么辦?
第二位家長:
您好,我是偶然在朋友分享的文章中看到您的文章?赐旰,我深深的被吸引了,打從孩子出生,我就一直想從事有關(guān)小朋友的工作,可以說那個沖動的夢想,但那真是個夢想,由于平時工作忙一直到現(xiàn)在都沒能實現(xiàn)。
您的文章很好,淺顯易懂,特別喜歡,寶寶是個女孩,今年6歲,活潑好動,坐不住,喜歡跳舞,特別喜歡聽媽媽講故事,但就是不愿意自己看書。
一看到你的文章后又點燃我的想法,一直想培養(yǎng)寶寶的閱讀能力,也一直在堅持中,但總感覺每天晚上睡覺前給她講個故事太少,希望您能給予指導如何培養(yǎng)寶寶的閱讀習慣。
童書媽媽:
在聊孩子不喜歡看書之前,我很想聊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給孩子看書。或者說,給孩子看書的目的是什么。
從小了說,學習知識,打開眼界,培養(yǎng)孩子專注的習慣。從大了說,塑造孩子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說來好笑,我們小時候上學的時候,特別不喜歡老師講什么“觀”,總覺得太虛。后來,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真的發(fā)現(xiàn),這些觀念才是人生中最為關(guān)鍵的核心問題。正因為如此,我才會把閱讀所帶來的技能、素質(zhì),列為“小”的功能,而內(nèi)在的觸動,列為“大”的功能。
那么,無論是小的知識素質(zhì),還是大的內(nèi)心觸動。閱讀,的確是達到這些目的的最佳途徑之一。
請注意,是之一,不是唯一。為什么要這么說呢,因為每個人塑造自己價值的時候,方式和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有的人,通過和不同的人交談,來獲得;有些人,通過四處旅行,來獲得;有的人,通過在書齋里閱讀,來獲得;有的人,通過在山中的冥想,來獲得;有的人,從日常生活中的細節(jié),來獲得;有的人,在音樂繪畫的創(chuàng)作中,來獲得;甚至,有的人在運動游戲的競技中,來獲得……
我先聊這些,是想舒緩家長對于孩子不喜歡閱讀所帶來的焦慮感。是的,孩子喜歡閱讀很好,但暫時沒有閱讀的習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孩子通過游戲、玩樂、畫畫、舞蹈,甚至發(fā)呆,也是獲取知識、認識世界、塑造自己的過程。
有了平和的心態(tài),我們再接著聊聊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
在這里,我想表明一個我對兒童閱讀的態(tài)度:
1、閱讀不是課程,不是負擔,而是樂趣,是享受,是生活;
2、先有閱讀的趣味,中有閱讀的習慣,后有閱讀的品味;
3、家長與其整天逼孩子閱讀,不如自己有閱讀的習慣;
4、閱讀沒有方法,不需要專家,也不需要教材;
5、閱讀不用競賽,觸動內(nèi)心就是好的閱讀。
給孩子買很多的書,把房間布置成書的海洋,這是硬件的配備;家長自己每天閱讀,帶著孩子講故事,這是軟件的配備。但是,這些因素,都應(yīng)該圍繞著一個核心,就是引起孩子閱讀的興趣。
有時候,家長不妨把眼睛從孩子的身上挪開,做自己喜歡的事——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反而會被吸引過來。當家長很享受地品茶或紅酒的時候,孩子也會湊過來好奇地看看聞聞;同樣的,當家長很陶醉地閱讀的時候,孩子也會被吸引,而產(chǎn)生模仿的欲望。
所以呢,一個自己熱愛閱讀的媽媽,比整天逼著孩子閱讀的媽媽,更能讓孩子喜歡上閱讀。
如何給孩子選書呢?
那么,既然要引起孩子的興趣,在給孩子選書的時候,就要以孩子的閱讀趣味為標準——也就是說,不要從家長的角度為孩子選書,也不要規(guī)定閱讀的形式。
那么,很多家長會憂心忡忡,孩子只喜歡看搞笑的、無聊的書怎么辦?我的經(jīng)驗,是在高品質(zhì)的圖書中,好玩的書非常非常多,多到足夠不同趣味的孩子看——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算是屎尿屁的話題,也有《誰嗯嗯在我頭上》這樣的佳作。更何況,其實大多數(shù)優(yōu)秀的兒童圖書,都兼顧了孩子的閱讀趣味的。
另外,家長完全可以放心,孩子一旦有了閱讀的興趣,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自然會知道哪些是好書的。就算是漫畫,也有平庸低俗的作品和大師級的作品,孩子看的多了,就會自我進步的。家長在做必要的引導的同時,也請相信孩子自己的判斷力。
既然閱讀是有趣味的,那么,就不要給孩子制定閱讀的方法和過多的指導。一本書應(yīng)該怎么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就像一顆糖果該怎么吃,是一樣的。
難道,我們真的要用《孩子吃糖果的科學法則》,來教孩子吃糖果:
第一步:吃糖果前要先讀糖紙上的說明,揣摩圖畫的意義,研究色彩和字體;
第二步:用規(guī)定的手法打開糖紙,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女孩子也可以用拇指和中指)去捏住糖果;
第三步:先聞下糖果的味道,然后觀察形狀,在陽光下體會下糖果的光澤;
第四步:把糖果放在舌頭前端的三分之一處,因為那里是甜味觸覺最敏感的部分;第五步:分泌一些唾液去濕潤糖果,用舌頭先舔三下,以充分濕潤;
第六步:牙齒輕輕咬糖果,用力不要太大,0.1牛頓為好,感受糖果的硬度;
第七步:從中間把糖果咬斷,盡量保持平均,然后含在嘴里55秒;
第八步,混合唾液,把逐漸融化的湯汁咽下喉嚨,經(jīng)過喉嚨的時候頭要抬起;
第九步:一邊品味糖果的香甜,一邊體會勞動的偉大意義,和自然的恩典;
第十步:吃完糖果,要感謝偉大的時代,偉大的祖國,偉大的父母之愛。
是的,我看到很多所謂的專家,為一本20幾頁的繪本,寫出了幾萬字的閱讀指導——就像我杜撰這個《孩子吃糖果的科學法則》一樣——如果說這是人家的工作,那也就罷了。但是要家長把這些運用到孩子的閱讀之中,我覺得那真的是扯淡了。
最后,再講一個我的朋友讀書的故事。
我的這位朋友,擁有極其大的閱讀量。但是,他家里一本藏書都沒有——他的習慣是看完就送人。以至于,當別人送給他書的時候,他甚至會提醒別人不要簽名,因為寫了名字的,就不好轉(zhuǎn)送出去了。
正是因為不藏書,他讀書很專注,任何一本讀過的書,他會把其中有價值的部分做讀書筆記,資料收集。有一次,我跟他聊起不同城市的機場,說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他微笑著聽完,然后打開電腦,調(diào)出一個文件夾,里面是他收集的關(guān)于全世界的機場的資料,以及他閱讀后的感想,共有十幾萬字之多——這真的挺讓人崩潰的。不過,我也真的體會到,他真的把讀過的書,都吃透了,吸收了。
當然,這是他極為極端的讀書的方式,并不適合每一個人。但是,我覺得這種方式遠比那些收藏了很多書,但“沒時間讀”的人,更懂得閱讀的精髓。
所以呢,家長們不用在意給孩子買了多少本書,夠不夠多;不用在意孩子讀了多少本書,別人讀了多少本書;不用去和別人競賽,也沒有什么必讀之書,只要孩子享受閱讀就好。
閱讀,是人生巨大的一個寶藏。家長所要做的,就是把孩子引導到寶藏的洞口,讓孩子去發(fā)現(xiàn),去尋找,去體會獲取的樂趣。
最后,祝福你們,和你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