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東》由丁力編著。 《房東》講述了:獨身闖職場的劉佳麗一直想融入大都市的生活圈,但卻始終飄忽予大都市的邊緣。一心想趕緊嫁人,搬出“親嘴樓”,擺脫“剩女”困境的她被有家室的大房東看上,懷上了大房東的孩子,不愿意當“二奶”卻只能屈嫁給二房東。為了生存,忍氣吞聲,居然想將孩子作為把柄,牢牢地抓住大房東。小人物的狡猾,多半是出于無奈。生存的壓力,迫使高傲的女人低頭。良心的喚醒重尋心中的幸福…… 作者簡介: 丁力,國家一級作家,深圳作協(xié)副主席,曾任金田(集團)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助理兼董事局辦公室主任,深圳金豐信投資公司董事長助理。商海沉浮十余載,翻然上岸寫小說一發(fā)而不可收,短短幾年竟出爐了30余部長篇小說,被稱為中國具有爆發(fā)力的金融文學作家和老板文學的領軍人物。 目錄: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劉佳麗有點討厭黃守仁,見這個名字就討厭,跟《白毛女》中的黃世仁只差一個字。 黃守仁是劉佳麗的房東,準確地說是劉佳麗的二房東。 二房東的德行劉佳麗是知道的,不是現(xiàn)在才知道,而是從小就知道。劉佳麗在很小的時候曾經(jīng)看過一部老電影,好像叫做《烏鴉與麻雀》,上面就有二房東的德行。當然,那是上個世紀前半葉的事情了,按照現(xiàn)在人的思維來表達,二房東的德行有點像領導身邊的某些秘書,雖然自己并不是領導,但是卻裝得比領導還領導。外表裝得很強大,骨子里自卑得不得了,越是自卑越要裝得強大,越是裝得強大表示越自卑,最后終于裝得比領導還領導了。同樣的道理,黃守仁只是二房東,并不是房東,但是他現(xiàn)在裝得比房東還要房東。這不,又來要房租了。 其實收房租是天經(jīng)地義的,只要好好地收,也不至于那么招人反感,問題是黃守仁每次來,都要沒話找話。有時候擺出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找茬,說劉佳麗使用的熱水器是國家已經(jīng)明令禁止使用的淘汰產(chǎn)品,不能用。有時候又裝得非常負責的樣子幫著劉佳麗查看防盜門安全不安全,并且說前幾天對面那棟樓上剛剛發(fā)生了一起搶劫強奸案,到現(xiàn)在還沒有偵破,等等。言談之中還有意無意地向劉佳麗透露他是本樓的治保組長。更多的時候是做出非常關心的樣子,問劉佳麗工作得怎么樣,生活得怎么樣,有沒有什么困難。如果有困難,跟他說一聲。仿佛他這個治保組長有天大的本事,完全可以罩著劉佳麗,如果劉佳麗靠上了他這座大山,在深圳就安全了。 劉佳麗終于明白,黃守仁實際上是喜歡她了。 按說深圳女多男少,作為一個女人,發(fā)現(xiàn)自己被男人喜歡是應該高興的,但是劉佳麗沒有,一點都沒有。這么說不代表劉佳麗是個冷血動物,或者說劉佳麗還很小,還不打算找男朋友,而只能說明劉佳麗不喜歡黃守仁,一點都不喜歡。事實上,劉佳麗既不是冷血動物,也不是太小,劉佳麗是個二十九歲的未婚女人。女人二十九歲,就像一個熟得不能再熟的水蜜桃,如果再沒有人來摘,就要自動滴水了。但是劉佳麗不喜歡黃守仁,要是像黃守仁這樣的人也能來摘這個水蜜桃,她還能等到今天嗎?但是黃守仁是劉佳麗的二房東,劉佳麗又不得不經(jīng)常面對他。因此,劉佳麗想搬家了。 其實,劉佳麗早就想搬家了,因為劉佳麗住的是親嘴樓。 與公寓相比,親嘴樓有眾多的缺點。首先是沒有花園,其次是沒有涼臺,還有就是戶型和窗戶的設計不合理,最重要的是親嘴樓里面藏污納垢,什么人都有。黃守仁說的對面那個樓里面發(fā)生的事情,也不是他瞎編的,事實上,對面那個樓上住的是“雞”,既然是“雞”,發(fā)生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盡管親嘴樓有這么多毛病,但是劉佳麗還是選擇住在這里,因為親嘴樓有一個最大的優(yōu)點——位于市中心。 劉佳麗現(xiàn)在在一家證券公司上班。就像專門幫人家注冊公司的中介機構喜歡選擇工商管理局旁招搖撞騙一樣,證券公司也喜歡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旁邊開營業(yè)部,仿佛這樣就證明自己的營業(yè)部跟交易所有某種特殊的關系,可以知道許多內(nèi)幕消息,如此就能夠吸引更多的大戶來這里開戶。劉佳麗所在的證券公司營業(yè)部就在證券交易所旁邊,具體地說就是位于深圳市中心最繁華的蔡屋圍,而劉佳麗所住的親嘴樓就在蔡屋圍,這樣,劉佳麗上班就特別的近,近到中午可以回家睡覺,甚至近到上班的時候可以回家上廁所。別說,劉佳麗還真的這么做過。有一天上班,劉佳麗在電腦上忙,忙糊涂了,忙到下面發(fā)生泄露還不知道,等她感覺到腿根一熱的時候,已經(jīng)晚了,于是一下子彈起來,盡量夾著腿直接回家,回家換條底褲,墊上衛(wèi)生裝置,再回到寫字樓,居然沒有人察覺。這就是親嘴樓的最大好處,位于市中心,離上班的地方近。 在來證券公司上班之前,劉佳麗曾經(jīng)當過售樓小姐。劉佳麗在做售樓小姐的時候,和顧客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第一看地段,第二看地段,第三還是看地段。這句話劉佳麗當時說得很溜,不但能用普通話說,還能用廣東話說,不但能用漢語說,還能用英語說。至于顧客是不是從她這句話中受到啟迪現(xiàn)在已經(jīng)無法考證,但是她自己肯定是深受啟發(fā)了,所以,盡管她討厭親嘴樓,討厭親嘴樓的二房東黃守仁,但是她還是住在親嘴樓。 這種第一是地段好,第二是地段好,第三還是地段好的親嘴樓是深圳的土特產(chǎn)。如今深圳的市中心,三十年前是農(nóng)村,準確地說叫做蔡屋圍村。三十年前,深圳在開發(fā)的時候,曾經(jīng)提出過一個口號,就是那句聞名遐邇的口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根據(jù)這句口號,深圳的各方面建設都以效率為中心,以超常規(guī)的做法獲得超常規(guī)的發(fā)展。其中最有開拓精神的一條就是不給當?shù)氐霓r(nóng)民“農(nóng)轉非”,因為一旦給他們“農(nóng)轉非”,就要給他們城市戶口和糧油關系,就要給他們安排工作,不僅麻煩而且會增加政府的負擔,既浪費金錢,又浪費時間,相當于謀財害命,當然使不得。大約是邊陲小村的緣故,這些農(nóng)民缺少見識,政府不給他們“農(nóng)轉非”,他們居然認了!既然認了,那么他們至今仍舊是農(nóng)民,既然是農(nóng)民,那么他們就必須享受一個最基本的權利——擁有土地——市中心的土地。農(nóng)民或許愚鈍,但是再愚鈍的農(nóng)民也知道不能在市中心種菜,于是他們因地制宜,在自己的土地上建起了房子。剛開始是建小二樓,后來不斷地有一些北方來的人向他們打聽房屋出租的事,于是他們就開了竅,將小二樓推倒,蓋起了四層樓房。 農(nóng)民在把自己的樓房加高的同時,也順便把面積向外擴張了一圈。后來四層樓房已經(jīng)不能適應深圳發(fā)展對租房的需要了,于是又把四層樓推倒,建六層樓。在從四層樓改成六層樓的過程中,第一代都市里的村民的子女們也要成家立業(yè)了,于是干脆一改二,甚至一改三、一改四,終于,都市中心出現(xiàn)了一片又一片不倫不類的樓群,那些樓群當時被稱為握手樓,因為它們挨得很近,像是兩個五大三粗的人在握手。P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