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以唐詩和唐代詩人為題材創(chuàng)作的專題系列散文。作者“將古典詩詞與現(xiàn)代生活熔于一爐,將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合為一事”,抒寫了對唐詩的個人生命體驗和人生感悟,開掘了唐詩的當下意義和現(xiàn)代價值。 作者以自己的真情實感、國學(xué)造詣為讀者解讀他所知道的唐詩,他沉浸在自己思緒翩然的世界中,把想說的話都娓娓道出,但是這平淡的話語中卻包含著強大的精神感染力,不止是作者的,還有千百年唐詩中所積淀的文化感召。 作者簡介: 李元洛,湖南長沙人,1956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xué)中文系。研究員,多所大學(xué)名譽教授與兼職教授,享受國務(wù)院特殊津貼專家。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在海峽兩岸出版《詩美學(xué)》、《紅紫芳菲——詩詞經(jīng)典導(dǎo)讀》、《寫給繆斯的情書——臺港與海外新詩欣賞》等詩學(xué)著作十余種!稌呵宄亍、《穿越唐詩宋詞》、《風(fēng)騷百代——詩文化大散文》等散文集十余種。目錄: 文章不寫半句空(代序) 絕唱 選美 走向盛唐 長安行 青海青 月光奏鳴曲 佚名之憾 江東祭李白 寄李白 詩家天子 悵望千秋一灑淚 汨羅江之祭 獨釣寒江雪 駿馬的悲歌文章不寫半句空(代序) 絕唱 選美 走向盛唐 長安行 青海青 月光奏鳴曲 佚名之憾 江東祭李白 寄李白 詩家天子 悵望千秋一灑淚 汨羅江之祭 獨釣寒江雪 駿馬的悲歌 詩中的彩虹 唯有垂楊管別離 君子與佳人 巾幗詩英 華夏之水炎黃之血 常懷千歲憂 秋之歌 溯洄 出土的民歌 后記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這首詩,作者并非杜秋娘,有的詩選本稱作者為李锜,仍是張冠李戴。它是中唐時廣為流行傳唱的一首歌詞,最早見于唐代韋縠所編的《才調(diào)集》卷二“雜詞”首篇,作者為“無名氏”。中唐詩人杜牧《樊川集》卷一第二首是《杜秋娘》詩!岸徘锬铩痹瓰槊耖g女子,十五歲為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李锜侍妾,李锜敗亡后籍入宮廷,最后被放歸金陵故里。杜牧此作原來注有上述這首詩,并說“李锜長唱此辭”,宋人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就誤以為李锜所作,后人遂以訛傳訛。杜牧詩中有“秋持玉斝醉,與唱《金縷衣》”之句,是說杜秋娘也善唱此辭,《唐詩三百首》編者孫洙也許是誤將杜詩中的“唱”理解為“作”,于是這首絕唱的作者又變成了“杜秋娘”。無論是李锜或杜秋娘,都沒有去掠人之美,將他人的作品原封不動或改頭換面,便堂而皇之地署上自己的大名,像現(xiàn)在文壇與學(xué)界某些品行不端的人那樣。這首詩是美麗的,其作者被后人署上“他”或“她”的名姓,借用當代旅美臺灣名詩人鄭愁予的名句,那是一個“美麗的錯誤”。 《金縷衣》的真正作者,其姓無征,其名莫考。如同一個寶盒,盒子已永遠遺失,無法找回,但幸而留下了盒中的珍珠,至今仍然驚喜我們的眼睛,警醒我們的心。這首詩雖是千年前的古典之作,但卻和今天的現(xiàn)代詩學(xué)暗通,特別是“矛盾語”的運用!皠窬Ы鹂|衣,勸君惜取少年時”,首句和第二句矛盾逆折,兩兩相對,句首之兩個“勸君”所勸不同,而“莫惜”與“惜取”正相反對,“金縷衣”物質(zhì)之形而下,“少年時”生命之形而上,也是兩相激蕩!盎ㄩ_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賦而后比,反之復(fù)之,以象征少年時光和美好理想的“花”為中心意象,“花開”與“無花”對舉,“堪折”“直須折”與“空折枝”,也是相反而又相成,如同兩支利劍在纏斗時的碰撞,迸發(fā)的是驚心的鏗鏘與火花。這種西方文論中稱為“抵觸法”“反論法”的詩藝,在一千年前我國的唐詩中就有如此精彩的演出,那位已經(jīng)隱身幕后的演出者的名字啊,令千年后的我凝望人去音留的舞臺,不禁癡癡地悠然回想! 中國哲學(xué)是一種生命哲學(xué)。重視、探討并表現(xiàn)生命,是中國藝術(shù)的一個基本特征。兩千多年前的哲人孔子,他下臨逝川而發(fā)出深沉的浩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位儒家學(xué)說的奠基人,他從哲理的角度探詢的,是無始無終的生命;“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兩千多年前的詩人屈原,其《天問》所叩問的,也是無窮無盡的天地時空。唐代詩人對時間與生命特別敏感,他們的許多詩篇,都表現(xiàn)了珍惜青春與生命這一永恒主題,如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將進酒》)的浩歌,李賀“少年安得長少年,海波尚變?yōu)樯L铩保ā冻吧倌辍罚┑脑亣@,杜荀鶴“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題弟侄書堂》)的勸勉,千歌百曲,千年來流行在蕓蕓眾生的心上唇間。 “少年時”的背影已越去越遠,但年華向老的我仍然要三倍地贊美:好一闋青春和生命的奏鳴曲,永遠的《金縷衣》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