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 《馬申卡》是我的第一部小說。我是在柏林開始寫這本書的,那是在一九二五年春我結婚后不久,到次年年初完成……眾所周知,初次進行創(chuàng)作的人具有把自己的經(jīng)歷寫進作品的強烈傾向,他把自己或者一共替代者放進他的第一部小說,這樣做與其說是由于現(xiàn)成題材的吸引力,不如說是為了擺脫自我后可以去輕裝從事更美好的事情。這是我接受的極少數(shù)的一般規(guī)則之一。由于俄國非同一般得遙遠,由于思鄉(xiāng)在人的一生中始終是你癡迷的伴侶,我已習慣于在公眾場合忍受這個伴侶的令人腸斷的怪癖,我承認自己對這部處女作在情感上的強烈依戀,絲毫不為之感到困窘。 《防守》 流亡歲月第一部成熟的俄語長篇創(chuàng)作。 天才、迷醉、瘋狂和毀滅主題感傷故事。 納博科夫包含、散發(fā)最大“熱情”的俄文小說。 本書為納博科夫第三本小說,講述一個象棋天才由于長期沉溺于棋局而逐漸精神失常的故事。主人公盧仁小時候是個不引人注目、性格孤僻憂郁的孩子,對父母來說他就像一個謎,是同班同學嘲笑的對象。現(xiàn)實生活總是讓他感到焦慮,于是他把象棋作為逃避現(xiàn)實生活的避難所。事實證明,他是個象棋天才,并一躍成為象棋大師。然而,他也為此付出了代價:象棋棋局漸漸取代了他的現(xiàn)實生活。在一次比賽中,他精心設計的防守之策因為對手出其不意的著法而變得一文不值,這樣的現(xiàn)實讓他的精神世界最終崩潰。盡管有體貼的妻子的幫助,但是他沉湎于在想象中與一個未知的力量對弈,不能自拔,最終他使用唯一的解決方法“退出比賽”來結束這場比賽,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故事情節(jié)緊湊,引人入勝,讀者不僅能感受到盧仁作為象棋大師的魅力,更會對盧仁的遭遇感到深切的同情。 《眼睛》 一位嚴肅的心理學家可以透過我雨滴般晶瑩的密碼文字分辨出一個靈魂化解的世界,在那里可憐的斯穆羅夫的存在只取決于他在別人頭腦里的反映,而他們的頭腦接著也像他的一樣,被置于同樣離奇的鏡子似的窘境中。故事的結構戲擬偵探小說的結構,但說實在的,作者否認有任何玩弄、迷惑、愚弄或者欺騙讀者的意圖。其實,只有立即看懂的讀者才會從《眼睛》中獲得真正的滿足。即便最易輕信的讀者,讀這篇靈動閃爍的故事時要認識斯穆羅夫為何許人,也不可能費很長時間。我用一位英國老太太,兩名研究生,一位冰球教練,一位醫(yī)生,一位鄰居的十二歲的孩子做試驗。孩子最快,鄰居最慢。 《眼睛》的主題是實施一項調(diào)查研究,它引導主人公通過許許多多的鏡子,最后以一對形象的重合告終。三十五年前我以某種神秘模式整合敘事人追索的不同階段,我不知道我人中得到的強烈快感是否會為現(xiàn)代讀者分享,然而,無論如何,強調(diào)的不是神秘,而是模式。我相信,盡管時光流轉,書海更迭,一種語言的海市蜃樓變成了另一種語言的綠洲然而追蹤斯穆羅夫依然是件精彩的活動。情節(jié)不會在讀者頭腦里——如果我把那頭腦研讀得正確的話——簡化為一個慘痛的愛情故事:其中有一顆痛苦扭動的心不僅遭受棄絕,而且受到羞辱和懲罰。想象的力量終歸是善的力量,這些力量依然穩(wěn)穩(wěn)地駐留在斯穆羅夫一邊,而事實證明備受煎熬的愛的苦澀,就像它最銷魂的回報一樣,令人陶醉,催人奮起。 《黑暗中的笑聲》 原本一九三二年柏林寫成,書名為《暗箱》,在巴、柏林兩地出版;一九六年由洛伊譯為文,用原名在敦出版;一九三八年由納博科夫本人作大幅度修并重譯后在紐約出版,更名《黑暗中聲》。小說仿效二三十年代電影中盛行的那種廉價三角戀愛故事,開始就以電影為,引出主要人物之間的關系。男主角歐比納斯想用動畫片這種技巧讓古代大師的畫作“活動起來”,提議與譏刺畫家雷克斯合作。歐比納斯對影院引座員瑪戈一見鐘情,“著了似的愛看電影”的瑪戈一心夢想當影,當她確信他屬于能為“登上舞臺和銀幕提供條件”的階層時,便決定與他來往。歐比納斯為招待明星而舉辦的宴會,則為瑪戈與昔日情人雷克重逢創(chuàng)造了機會,由此構成三角關系,直到小說以悲劇結束。 《絕望》 《絕望》和我的其他作品一樣,不含有對社會的評價不公然提出什么思想含。它不升人的精神質(zhì),也不給人指導出一條正當?shù)某雎贰K绕G麗、庸俗的小說有少得多的“思想”,那些小說一會大吹大擂,一會兒又被哄趕下臺。熱情很高的弗洛伊德學說的信奉會認為他從我的置已久的文稿中發(fā)現(xiàn)了形狀新奇的東西,或者維也納炸小牛肉式的夢,然而,如果仔細看一看和想一想,原來只不過是我的經(jīng)紀人制造的一個嘲弄人的幻景。讓我再補充一句,防萬一,研究文學“流派”的專家們次應該聰明地避免隨意給我加上“德國印象派影響”:我不懂德文,從沒有讀過印象派作家的作品——不管他們是誰。另一方面,我懂法文,如有人把我的赫爾曼稱為“存在主義之父”,我將會興趣盎然。 《斬首之邀》 《斬首之邀》是納博科夫反烏托邦的小說代表作。小說的主人公辛辛納特斯因為與周圍庸俗的人們很不一樣,所以被認定有罪而判處死刑。在監(jiān)獄里等待行刑日期最后確定的過程中,他一邊忍受著死之將至的痛苦煎熬,一邊又身不由己地淪為一場滑稽鬧劇的主角。監(jiān)獄長、囚友、看守、行刑者、親人、愛人,似真卻假,囚室、要塞、行刑廣場竟是演出的道具,死亡遲遲不至,希望若有似無。小說中魔幻的光怪陸離且滑稽可笑的場面讓人目不暇接。它展示了非理性世界的幻象,諷喻了極權統(tǒng)治的卡夫卡式黑色滑稽悲劇。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實生活》 迷幻文學偵探小說的反;7。 作家歐洲流亡時期第一部英文小說。 埃德蒙威爾遜最喜歡的納博科夫作品。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實生活》是一部關于尋找作家蹤跡、發(fā)現(xiàn)作家靈魂奧秘的仿傳記體小說,帶有強烈的自傳色彩。評論家認為,這部“帶有不合理的魔幻色彩的文學偵探小說”以華麗而簡潔的方式探討了時間、愛、死亡、藝術等永恒主題。 主人公塞巴斯蒂安奈特是一個虛構的俄裔英籍作家,他行蹤隱秘,特立獨行,以擅長寫“研究小說”著名,但不幸英年早逝。故事的第一人稱敘述者V是塞巴斯蒂安的同父異母弟弟,為了反駁傳記作者古德曼對已故哥哥的歪曲,他決心為哥哥寫一部傳記。他仔細研究了哥哥的作品和少量遺留文件,走訪了為數(shù)不多的知情人,力圖追溯哥哥生前的蹤跡。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一個有才華、有個性、有怪癖的小說作家形象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而敘述者本人也在調(diào)查和寫作過程中思考人生,思考文學創(chuàng)作,成了書中的又一個主人公。小說結尾,“我”接到作家的病危電報,匆匆趕到醫(yī)院去見哥哥最后一面。當“我”站在病床前思緒紛飛時,護士卻告訴“我”,那個叫塞巴斯蒂安的俄國人已于前一天去世,現(xiàn)在躺在床上的是一個不相干的病人。正是在這一瞬間,“我”恍然大悟:“任何靈魂都可能是你的,只要你發(fā)現(xiàn)它并跟它一道呼吸”,于是,“我就是塞巴斯蒂安奈特”。也就是說,所謂的客觀真實是永遠無法企及的,對個人而言,只有感受過的東西方才具有真實性。 《洛麗塔》 俄裔美國作家納博科夫最著名也是最受爭議的作品。一位對初戀情人戀戀不舍的知識分子,成年后依舊鐘情于年幼的少女,視她們?yōu)榧儩嵉男∠膳。他在認識了十二歲的少女洛麗塔后為之傾倒,不惜取得洛麗塔繼父的身份以和她共處。在這貌似具有濃郁不道德氛圍的情節(jié)背后,隱藏的卻是主人公一顆善良的心。最終,他為這段情背上了兇手之名。 《普寧》 《普寧》是納博科夫第一部引起美國讀者廣泛注意和歡迎的小說。它描述一個流亡的俄國老教授在美國一家學府教書的生活。他性格溫厚而怪癖,與周圍環(huán)境格格不入,常受同事的嘲弄,妻子也離棄了他。他子然一身,只得沉溺于故紙堆,鉆研俄羅斯古文化和古典文學聊以自慰;時時刻刻回憶往事,流露出一股濃重的鄉(xiāng)愁。納博科夫把俄羅斯文化和現(xiàn)代美國文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詼諧而機智地刻畫了一個失去了祖國、隔斷了和祖國文化的聯(lián)系、又失去了愛情的背井離鄉(xiāng)的苦惱人。 《微暗的火》 納博科夫最具實驗性的作品。主人公是歐洲贊巴拉(一個虛構的國度)的國王,被廢黜后逃到美國,化名金波特在美國一所學府任教。他對鄰居謝德教授施加影響,希望后者能把他的生平事跡寫進書中。之后有一名罪犯誤認為謝德是判他入獄的法官而將其槍殺,但金波特卻認為那名槍手是革命后的贊巴拉國派來的刺客,原想殺害的是他。他征得謝德夫人同意代為編訂出版謝德的遺稿《微暗的火》,但卻發(fā)現(xiàn)書中并無他的傳奇經(jīng)歷,便妄加揣測,穿鑿附會,加以注釋。本書是對人的出生、病痛、愛情、結婚、死亡和來世等人生意義,現(xiàn)實與虛幻,時空,美學,藝術同現(xiàn)實的關系等方面的探討,全面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和價值觀念,展現(xiàn)了作者豐富淵博的知識。 《透明》 如果真有未來存在,具體地以個體的形式存在,就像腦子較好的人所能覺察的東西一樣,過去也許就沒有那么誘人了:它的魅力會被未來的吸引力抵消。人在考慮這個物體或那個物體的時候,可能就會騎在中蹺蹺板的中段上。那可就有趣了。 可是未來并不具備這樣的現(xiàn)實性(過去可以描繪出來,現(xiàn)在可以觀察得到);未來只不過是一種比喻,是一種思想的幽靈。 當我們專注于某一實物時,無論它的情況如何,我們的注意行為可能會引領我們不自覺地去探究該實物的歷史。初入道者如果想讓實物完完全全停留在他目睹的時刻那個層面上,就必須學會對它一覽而過。過去穿過透明物體發(fā)出光芒! 許多人造物體或天然物體本身是無生命的,但被粗心的生命濫加利用(你想到山腳下的一塊石頭,自然會想到它經(jīng)歷過無數(shù)個春秋,有大群的小動物從石頭上匆匆而過),叫人特別難以把注意力只集中在它們的表面上:初入道者很快就會透過表面,自得其樂地哼著小曲,以童稚般的放縱陶醉于那石頭用到那片荒野的歷史之中。天然的或人造的實物表面覆蓋著一層直觀、現(xiàn)實的薄飾,任何人想留住實物此時此刻的原狀、掌握它的原狀、維持它的原狀,都請務必小心,不要打破其緊繃的薄膜。否則,缺乏經(jīng)驗的奇跡創(chuàng)造者將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不再是在水面上行走,而是垂直沉入水底;魚睜大眼睛圍觀之。剎那間還可能發(fā)生更多的事情。 《魔法師》 本書被認為是納博科夫著名作品《洛麗塔》的前篇,作者本人也說“魔法師”這個名字預示了《洛麗塔》的“著魔的獵人”的主旨。這里,“魔法師”是一位好色的中年男子,他向一位寡婦求愛,為的是要接近她的女兒。但是,魔法師用他的魔法把欲望變成了童話般的夢,從而創(chuàng)造了和《洛麗塔》截然不同的結局。 《說吧,記憶》 納博科夫經(jīng)典自傳式回憶錄。 作家心靈深處通往虛構世界之秘途。 白銀時代記憶和文學流亡生涯的追述。 本書是一組相互間有系統(tǒng)聯(lián)系的個人回憶文集,時間跨越三十七個年頭(從1903年8月到1940年5月),是納博科夫本人最重要和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古往今來以時間和記憶為主題的作品中,為數(shù)不多的非常奇特而優(yōu)秀的一本。它的語言帶著一種坦率的清澈和解剖學一般的精確——以一位鱗翅目昆蟲學家透過高倍放大鏡觀察蝴蝶翅翼上美妙的花紋,并將之描繪下來的那種精確,給讀者帶來不一般的閱讀感受。記憶和對往昔的回顧往往主宰著納博科夫的小說,故而這本自傳正是解讀他的小說的絕好密碼,因為回憶本身即是幻想和現(xiàn)實之間的某種隱蔽的橋梁,作家在其中發(fā)揮了自己獨特的想象力。納博科夫忠實讀者的必讀書。 《洛麗塔:電影劇本》 文體大師納博科夫最受爭議的作品《洛麗塔》曾激發(fā)了兩位導演的靈感,兩度將其搬上大屏幕,也促使納博科夫嘗試創(chuàng)作了自己的唯一一部電影劇本。主人公亨伯特亨伯特,一位接受過高等教育,行為卻逾越道德范疇的歐洲移民,迷戀上一個可愛卻又危險無情的青春期女孩,開始了一段瘋狂的戀情。納博科夫在書中打破了性、道德和美感等方面的固定表達模式,將電影的結構性和敘述性語言融合在一起,構成了一部惡作劇式的幻想曲。劇本保留了小說中智慧而詩意的語言,但考慮到大屏幕呈現(xiàn)的限制,故事和小說有相當大的不同,對讀者來說將是一次充滿興奮感和滿足感的閱讀體驗。 作者簡介: 納博科夫是二十世紀公認的杰出小說家和文體家。作為移民作家,他將歐洲貴族趣味與傳統(tǒng)修養(yǎng)帶進美國文化,又持有深刻而世故的批判與諷刺眼光,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特殊的文化品味。擅長反諷、懷舊與滑稽模仿技法;同時又注重語言的錘煉,他以廣博學識和文學修養(yǎng)形成令英美本土作家贊嘆的英文風格。 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納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爾什維克革命期間,納博科夫隨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國。他在劍橋三一學院攻讀法國和俄羅斯文學后,開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學生涯。一九四○年,納博科夫移居美國,在威爾斯理、斯坦福、康奈爾和哈佛大學執(zhí)教,以小說家、詩人、批評家和翻譯家身份享譽文壇,著有《庶出的標志》、《洛麗塔》、《普寧》和《微暗的火》等長篇小說。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納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麗塔》由巴黎奧林匹亞出版社出版并引發(fā)爭議。一九六一年,納博科夫遷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在洛桑病逝。 目錄: 《瑪麗》 《防守》 《眼睛》 《黑暗中的笑聲》 《絕望》 《斬首之邀》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實生活》 《洛麗塔》 《普寧》 《微暗的火》 《透明》 《魔法師》 《說吧,記憶》 《洛麗塔:電影劇本》 《瑪麗》 《防守》 《眼睛》 《黑暗中的笑聲》 《絕望》 《斬首之邀》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實生活》 《洛麗塔》 《普寧》 《微暗的火》 《透明》 《魔法師》 《說吧,記憶》 《洛麗塔:電影劇本》 納博科夫是二十世紀公認的杰出小說家和文體家。作為移民作家,他將歐洲貴族趣味與傳統(tǒng)修養(yǎng)帶進美國文化,又持有深刻而世故的批判與諷刺眼光,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特殊的文化品味。擅長反諷、懷舊與滑稽模仿技法;同時又注重語言的錘煉,他以廣博學識和文學修養(yǎng)形成令英美本土作家贊嘆的英文風格。 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納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爾什維克革命期間,納博科夫隨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國。他在劍橋三一學院攻讀法國和俄羅斯文學后,開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學生涯。一九四○年,納博科夫移居美國,在威爾斯理、斯坦福、康奈爾和哈佛大學執(zhí)教,以小說家、詩人、批評家和翻譯家身份享譽文壇,著有《庶出的標志》、《洛麗塔》、《普寧》和《微暗的火》等長篇小說。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納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麗塔》由巴黎奧林匹亞出版社出版并引發(fā)爭議。一九六一年,納博科夫遷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在洛桑病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