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小人書》的內(nèi)容簡介:《導演小人書》是首部全面記錄導演林兆華戲劇與人生的圖文散文隨筆集。 由林兆華親自整理、編排,以圖片的形式講述戲劇人生里的生活感悟,并為每一張照片撰寫配圖小文,好像“小人書”一樣,通過一個個鮮活、有趣的故事,圖文并茂地再現(xiàn)他導演路上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并結合他個人的排戲經(jīng)歷,逐一披露他與高行健、過士行、濮存昕、梁冠華、何冰、徐帆、宋丹丹、蔣雯麗、易立明、譚盾、高亞麟、小陶虹等豪華的主創(chuàng)團隊背后的交往趣事。 作者簡介: 《導演小人書》的 作者簡介: 。毫终兹A,亞洲殿堂級戲劇導演,中國戲劇界唯一公認的“大導”,70年代末開始擔任導演,至今已導演約70余部舞臺作品。林兆華在80年代初期至中期作品《絕對信號》、《車站》、《野人》引發(fā)中國80年代的實驗戲劇風潮,這些作品從戲劇文學、劇場形式和思想內(nèi)容都突破傳統(tǒng)中國式的現(xiàn)實主義戲劇,正式開啟中國當代戲劇進入現(xiàn)代主義階段的大門。他執(zhí)導的《鳥人》《棋人》《魚人》《雷雨》《白鹿原》《紅白喜事》《窩頭會館》《哈姆雷特》《櫻桃園》《阮玲玉》等都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目錄: 自序 壹胡說戲 中國話劇有傳統(tǒng)嗎?011 劇院關門啦!023 “老藝術家”之所以為“老藝術家”030 體制無處不制體037 攤上個“形式主義”也不容易042 戲劇是什么?戲劇是游戲。048 等待傳統(tǒng)的霹雷056 再多些戲劇的反叛者吧!062 貳閑聊書 精神失常的作品貼近授獎?073 剝奪興趣就是剝奪生命078自序 壹胡說戲 中國話劇有傳統(tǒng)嗎? 011 劇院關門啦! 023 “老藝術家”之所以為“老藝術家” 030 體制無處不制體 037 攤上個“形式主義”也不容易 042 戲劇是什么?戲劇是游戲。 048 等待傳統(tǒng)的霹雷 056 再多些戲劇的反叛者吧! 062 貳閑聊書 精神失常的作品貼近授獎? 073 剝奪興趣就是剝奪生命 078 習慣性隨波和自由生活 084 叁亂彈琴 “世道真是變啦!” 093 文化機關沒文化 101 真正的英雄是叫自己人殺死的 112 “角兒”就是殿堂的藝術 123 “這年月真話就是瘋話” 134 作家和導演的對話 142 契訶夫,斯坦尼,還有梅耶荷德 153 肆窮折騰 有事沒事開會是大事兒 165 不工而工,似乎自然 175 過年 181 伍瞎琢磨 不忽悠不成事兒 191 入了“協(xié)”,正多了 199 林家鋪子 206 老年維特的煩惱 214 后記 《導演小人書》的文摘:中國話劇有傳統(tǒng)嗎?人藝建院六十周年出了本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順手拿來看看,沒幾位認真談談戲劇的,都是歌頌弘揚人藝傳統(tǒng),還總是拿出那幾部“現(xiàn)實主義”佳作不厭其煩地論述,總感覺像討論中央代表大會后的表態(tài)發(fā)言。 一提起傳統(tǒng)我心里就亂糟糟。 我們的戲劇家、學者們成天地叫喊要繼承傳統(tǒng),中國話劇有傳統(tǒng)嗎? 沒有!如果有,也是外來的。 我們談了多年的“傳統(tǒng)”從開始就是西方的。解放初期繼承的革命現(xiàn)實主義、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都是蘇聯(lián)的。 就因為總跟所謂的“人藝傳統(tǒng)”較勁,早在80年代,我就說過了愿意做人藝的兒子,但他們不承認,還拿斜眼瞪我。 藝術處通知我過些天去開《茶館》新聞發(fā)布會,這戲都演了五十多年啦,還發(fā)布什么呀?恐怕又要聽憶苦的宣講傳統(tǒng)了。 想想,焦先生這一生,真是吃了不少苦頭,差一點沒劃成“右派”,幸好有一出《茶館》——“中國學派”的豐碑,也是人藝的招牌,不然北京人藝有什么可談! 我尊重人藝傳統(tǒng),但我尊重的是焦菊隱先生在50年代提出的“中國學派”,我認為那才是人藝的精髓。焦先生學貫中西,他的演劇體系是傳統(tǒng)戲曲美學與西方戲劇創(chuàng)造方法的融合,值得大書特書——東西方戲劇的交融至今仍是世界戲劇大師尋找未來戲劇的課題。 焦先生在《論話劇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風格》中講:“今天的舞臺上所看到的話劇,并不是直接繼承了戲曲的傳統(tǒng)而發(fā)展下來的,從它的演出形式、表演方法來看,也是繼承19世紀以來西洋話劇的東西較多,而繼承戲曲的東西較少! 斯坦尼體系的忠誠信徒遍布全球,而焦先生的“中國學派”是超越斯坦尼體系的,它是斯坦尼體系未完成的學派,建立在中國傳統(tǒng)戲曲美學之上,形體動作方法,焦先生不但有實踐,也有理論。如果不是意識形態(tài)的一邊倒,如果不是“文革”,焦先生更能完善自己的中國學派。 老實說,多年來劇院及戲劇界對人藝風格的研討是不盡如人意的,根本原因,我以為是人們腦子里帶著禁忌、背著包袱去修飾所謂的人藝風格、傳統(tǒng)。100年過去了,別再空談什么繼承呀、發(fā)展呀,做些切切實實的研究、整理,多出些無愧于焦先生的戲劇,人藝風格的“香火”才能續(xù)得上。 在我多年的戲劇實踐中,真正讓我解放精神的,是中國的戲曲、說唱藝術、南方的評彈,甚至東北的二人轉。斯坦尼晚期追求探索但并未完成的形體動作方法,在我國戲曲藝術中,不但豐富成熟,而且可以說達到了燦爛的程度。 1982年我排《絕對信號》時與作者有一個對話:“如果我們的話劇演員在舞臺上能像戲曲演員那樣有唱、念、做、打的絕技,將是多么光彩……我們有條件建立全能的戲劇。”1985年排完《野人》,我曾斗膽說“舞臺上沒有不可表現(xiàn)的東西”,這也是傳統(tǒng)戲曲美學給我的啟示。 焦先生通過實踐得出了一個結論:要把東方戲曲美學和西方戲劇的表現(xiàn)方法互相結合。他說:“我們話劇導演缺乏活躍的想象力,我們忠于劇本,忠于生活,排出來的戲往往沒有光彩,缺乏藝術活力,導演構思不夠大膽,或大膽了卻不深刻。話劇導演如果能夠掌握戲曲這種獨特獨創(chuàng)的風格,在通過話劇所特有的優(yōu)越條件,加以創(chuàng)造演出,必然會非常精彩! 而那些整天喊著要繼承傳統(tǒng)、振興昆曲、復興京劇的人呢?我排京劇《宰相劉羅鍋》,他們說我是京劇殺手。 中國傳統(tǒng)戲曲是世界戲劇的寶庫。一些元雜劇的戲曲本子,足以列入世界經(jīng)典。且戲曲理論很難梳理,實踐就是打本子、先生教,叫你怎么說你就怎么說,叫你怎么唱你就怎么唱,硬功夫! 焦先生排演的幾出戲劇只是探索中國學派的初步實驗。后人應該更大膽地往前走,發(fā)展中國學派。我自信我是中國學派傳統(tǒng)的繼承者,也是努力的發(fā)展者。在繼承焦先生的學派方面,我認為我我繼承得比他們好。 那些最高學府里最著名教授、學者、博導們,理直氣壯地說:“我們就是要描紅框子!”描也可,你描爺爺輩、爸爸輩的也好呀!卻描重孫子輩的日本四季劇團的版本,還送高材生赴四季劇團學習。真不懂這些學者、博導們是怎么想的! 我曾經(jīng)說過一句過頭的話,非常解氣:“整天口沫四濺的人叫喊著要繼承傳統(tǒng)的孝子賢孫們,沒風格,沒主義,沒闡述,連死者是誰都不清楚,連摔盆兒的資格都不夠。” 多年的研討會總在“心象說”圈子里轉不出來,張口斯坦尼提筆還是斯坦尼,把老祖宗都忘掉啦! 藝術的繼承成了封建家長式王朝,必須砸爛它! 記得當年排完《紅白喜事》不久,一天,于是之同志告訴我:“有人反映,你反對焦菊隱學派……”乍一聽蒙了,想不起講過什么,過一會兒想起來了,我有篇文章里講過中國學派問題。 我把文章底稿拿來讀給老于聽: “中國戲劇有流派嗎? “說沒有,似乎張不開口,這么個大國,沒有個立得住的戲劇流派,這叫奇聞;可說有,只能講焦菊隱先生開創(chuàng)的并未完善的‘中國學派’;而真正夠得上舉國上下皆承認的流派,還是從蘇聯(lián)引進的斯坦尼體系…… “戲劇圈不少學霸及他們的幫賢是中國戲劇的蛆蟲,他們不做戲劇流派的解析,迷戀宗派戲劇的權術,‘文革’精神的繼承者大有人在。中國知識分子被招安的多,保持獨立自由的少。戲劇權威們揮著假傳統(tǒng)的大棒,橫掃他們看不慣的東西,他們守的傳統(tǒng)早已是戲劇歷史的垃圾! 我跟是之同志講:問題可能出在“未完善”上。我們的戲劇理論家們,剖析剖析未完善的主客觀原因有什么不好!這里絕沒有否定中國學派的意思,極言之,我就算公開提出反對焦菊隱學派,那也是學術問題。風格、流派不能按著別人的腦袋去接受,在藝術實踐過程中,誰都是有選擇的繼承。 創(chuàng)作者永遠要蔑視權威。 沒有人藝,就沒有我林兆華。只不過我不愿意做一種風格傳統(tǒng)的奴隸。 皇家莎士比亞劇院、莫斯科藝術劇院、法蘭西戲劇院……都是歷史悠久有深厚傳統(tǒng)的劇院,它們以堅守傳統(tǒng)為榮。但是藝術創(chuàng)作永遠是當代的。多年來人藝也始終咬定著“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依照莫斯科藝術劇院建院,在一定的歷史局限中是可以的,但在當今,落后啦。 北京人藝的“傳統(tǒng)”,那點兒保留劇目,與中國傳統(tǒng)戲曲和說唱藝術相比,是小巫見大巫。干嗎總看西方呢?斯坦尼,布萊希特也都是小巫。 我常想,焦先生在50年代提出建立“中國學派”是需要勇氣的。他在一篇文章中說到:“前些年,蘇聯(lián)專家來講學,戲曲界也派了很多人去學斯坦尼的體系。當然不可否認斯氏體系是世界上先進的演劇體系,但是中國就沒有優(yōu)秀的演劇體系嗎?我們中國有這么多劇種,這么悠久的戲劇歷史,曾經(jīng)造就出不知多少戲劇文學家,表演大師,如果沒有我們自己的一套演劇體系,這是不可能的,只不過我們還沒有進行科學的總結,形成一種系統(tǒng)的理論罷了?偨Y我們民族戲曲的演劇理論,要有緊迫感,我們應當馬上著手去做,那將會對我們整個民族的戲劇事業(yè)的發(fā)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 “斯氏體系應該有分析、有批判地學習他,否則就會變成框框,變成束縛,若用斯氏體系來套中國戲曲藝術,作為解釋中國戲曲藝術經(jīng)驗的標準,用以指導我們?nèi)タ偨Y自己民族的東西,則是不對的! 我敬佩焦先生的勇氣,更贊賞焦先生的反叛精神。反叛建立在信念上———他的學識,以及中國傳統(tǒng)戲劇美學的根基。 醒醒吧理論家們,做些扎實的梳理吧!你們追尋的“傳統(tǒng)”在東方是沒有根的。別瞎說八道“心象說”啦,戲劇創(chuàng)作永遠是自己的東西,你有新的創(chuàng)作新的發(fā)現(xiàn),也就創(chuàng)造了新的傳統(tǒng)! 有出息的戲劇人,應努力建立自己本土的體系,人藝的傳統(tǒng)要尋根,根在中國學派、戲曲美學;人藝的傳統(tǒng)也要發(fā)展,不發(fā)展的傳統(tǒng)很快就被歷史遺忘。 最后抄錄兩位大師的話作為結束語。 焦先生講:“如果只講繼承、只講傳統(tǒng),老的東西不能改,不能動,那么你這種藝術形式有多么悠久、多么完美,也只會逐漸消亡。” 布萊希特也有句名言:“時代是流動的……方法消耗自己,魅力在消失,新的問題在出現(xiàn),要求著新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