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時評、雜文、隨筆小集。以作者近年的創(chuàng)作為主,全書按內容收入篇目約六十篇,分為《散文抒情》、《散文隨筆》、《散文小品》,見于《雜文報》《大公報》《上海法制報》《汕尾日報》以及“東方網評”等處。所收文章有抒情的,有敘事的,有頌人物的,有貶人性的,深度感知,沉靜剖析,抒發(fā)了自然殷切的真情實感。<br><br> 作者簡介: 祖丁遠,編審,F居南通。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中國散文學會、中國法學會會員,全國雜文聯誼會委員。著有長篇報告文學《社會脊梁——湖南有個“黨風記者”李升平》《從神秘到絕密——蛇醫(yī)專家季德勝》;散文隨筆集《尋夢人生》《留在另一個王國里的愛》《望江樓散文》《茫茫人海間》《家國春秋》;作家系列散文報告三部《中國作家風云錄》《中國文壇?作家風云》《走近女作家》;雜文隨筆《送你一片真情》《最為鐘情——讀報隨感》《東方網評100》《博文精選100》《世說雜語》等。<br><br> 目錄: 散文抒情br br 慈愛的母親br br 母親的頭發(fā)br br 永遠的心祭br br散文抒情<br> <br> 慈愛的母親<br> <br> 母親的頭發(fā)<br> <br> 永遠的心祭<br> <br> 呵,雨花臺<br> <br> 憶訪電影明星周璇<br> <br> 好一個青青世界<br> <br> 香港導游楊魯琴<br> <br> 攀登懸空寺<br> <br> 澳門散記之一<br> <br> 澳門散記之二<br> <br> 澳門散記之三<br> <br> 站在祖國第三大島上<br> <br> 綠島晨曲——崇明島走筆之一<br> <br> 風霧中不再是孤島——崇明島走筆之二<br> <br> 長江隧橋通南北——崇明島走筆之三<br> <br> 東灘濕地鳥類樂園——崇明島走筆之四<br> <br> 崇明島的春天<br> <br> 崇明根寶足球基地印象<br> <br> <br> <br> <br> <br> <br> 尋訪“遠東第一高樓”——上海國際飯店<br> <br> <br> 讓我們健康心理年輕起來<br> <br> 胡績偉精神不朽————回憶胡老兩次來南通休養(yǎng)寫作<br> 散文隨筆<br> <br> “人民幸福并非黨和政府恩賜”<br> <br> 官員財產申報和公示立法為何步履蹣跚<br> <br> 劉曉慶榮登劍橋世界名人榜暨杰出華人榜<br> <br> 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給人們啟迪<br> <br> 祝賀屠呦呦榮獲拉斯克獎<br> <br> 奧巴馬總統(tǒng)上任就簽署兩個民生法案<br> <br> 月餅福利不應征稅<br> <br>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也是憑作品說話<br> <br> 歌頌和暴露的問題——與小說作家王履輝對話<br> <br> 讀《上海文學發(fā)展報告》有感<br> <br> 央視調查顯示上市房企推高房價線路圖<br> <br> 莫等總理批示了才高效辦案<br> <br> 拒絕“煙草院士”及“煙草獎”<br> <br> 大學教授緣何在網上“曬賬單”<br> <br> 公車改革何其難<br> <br> 國家對中醫(yī)藥事業(yè)大投入解決了醫(yī)改大難題<br> <br> 為全國勞模掏糞“臨時工”徐深海請命<br> <br> <br> 散文小品<br> 短的啟迪<br> <br> 尊嚴為何失落<br> <br> 中國的貴為什么貴<br> <br> <br> <br> <br> 從選聘“布衣參事”得到的啟示<br> <br> 奧巴馬敢于“曬”收支<br> <br> 陳光標開慈善個唱攜三千豬羊扶貧<br> <br> <br> 陳光標以行動宣傳“城市無車日”<br> <br> <br> 二十五年來影視演員片酬漲了五千倍<br> <br> <br> <br> 韓星張娜拉坦言在中國好賺錢<br> <br> 讓農民永遠分享城鎮(zhèn)化的成果<br> <br> 幫助農民增收先要聆聽農民心聲<br> <br> 是誰偷走了村民的數億“保命資產”<br> <br> 驚人的是全球每年浪費糧食十三億噸<br> <br> 每年浪費的食物可養(yǎng)活三億人<br> <br> 傳統(tǒng)石磨面粉緣何重新受青睞<br> <br> 驚聞萬余貪官攜款八千億出逃國外<br> <br> 怪事一樁:狗葬禮居然如此“隆重”<br> <br> “逸夫小學”緣何變成了“汽車4S店”<br> <br> 當今全球文盲知多少<br> <br> <br> 讀霍金“地球毀滅”論隨想<br> <br> <br> 后記<br> <br> <br> 慈愛的母親<br> <br> <br> 這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總感到忐忑不安,常常在驟然間有一股內疚之情激上心頭。這是我慈愛的母親堅毅的面容在我眼前閃過的時候。母親恩重如山。我欠她太多太多,而她的百歲人生至今對我還是無言的激勵。<br> <br> 一<br> <br> 母親沈思芳,生于清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農歷五月二十五日,逝世于一九九六年九月七日。我的慈母一生飽嘗甜酸苦辣。然而她一直以頑強的承受力戰(zhàn)勝命運之神的擺布,她的一生都是堅強地挺過來的!<br> <br> 母親出生在原江蘇省崇明縣(一九五八年劃歸上海市)南二條豎河一個農村富裕之家,因為外祖父母只生了兩個女兒(我母親為老二),沒有生養(yǎng)兒子,外祖父死后,入殮時族宗輩為了爭其家產,將棺柩蓋子“搶”走;非把家產平分,不還棺柩蓋,使逝者不得入殮棺葬。我外祖父母的土地房產也一分而空。<br> <br> 可是,那時仍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社會制度,因而盡管當時家道殷實,卻沒有機會讓大姨和母親上學讀書。而且我母親一雙天足,六歲時就被纏成“三寸金蓮”。<br> <br> 母親十六周歲時與父親祖慶馀(小東)成婚。父親同父異母兄弟四個,他最小。三位伯父都成家分立門戶。父親讀了多年私塾后,因祖父在江北外沙(即后來的啟東縣)有新墾地數萬畝,他為便于去外沙收租,在啟東縣東黃倉鎮(zhèn)租了個雙開間門面開了個銀匠店,作為收租時的落腳之地,所以他有了經商意識。于是讓小兒子去縣城橋鎮(zhèn)東河沿大街一家綢布店當學徒,將來讓其去啟東經商。當父母結婚生下大兒子瑞龍后,祖父就吩咐父親繼承父業(yè)去外沙東黃倉鎮(zhèn)的銀匠店做生意。于是,我的父母把祖家老宅上分內的房屋田地悉數抵押給大伯父祖吉夫之后,舉家遷到啟東縣東黃倉鎮(zhèn)守店居住,經營起祖?zhèn)骺諝さ乃^“乾元銀樓”來了。<br> <br> 豈料,大兒子(我的大哥瑞龍)剛到虛齡三歲,一次突然發(fā)病,連續(xù)數日高燒不退,后來剛好些,又連續(xù)復發(fā)兩次高燒,說是“驚厥”(俗稱“驚風”),雖然多方求醫(yī),還是被高燒損壞了腦子,到了上學年齡,還不能數出一二三四的數字兒,連續(xù)上學多年,因不會認字,念不出書,斷定他為智障者,而被學校規(guī)勸停學。偏巧在這痛苦不堪的幾年里,母親又接連生養(yǎng)兩個孩子,都是女兒,而父親切盼有個聰明識字的男孩傳宗接代。街坊議論和家庭氛圍把我母親這個“弱女子”投進命運的低谷。那時人們認為,夫妻生男生女的因素都在女方。母親懷我那年已經三十七歲了。<br> <br> 我降生后,還有個是男是女的小插曲。<br> <br> 那是一九三三年六月四日,農歷閏五月,我是前五月十二日傍晚時分沖出母胎的,民間稱之為“日光接火光”之際,當我在昏黃而閃爍不定的煤油燈光下呱呱啼哭時,上了年紀的諢名“小白菜”的接生婆,透過老花眼鏡誤把我當作女嬰,就脫口而出說:“又是一個大白丫頭!<br> <br> 此刻,站在房門外的父親聽了,仿佛又是一個閃雷擊頂,立即收起喜悅的笑臉,命令似的說:“照顧好大人(產婦)要緊,嬰孩不動她,放在盆里算了!”父親說著話,氣呼呼地往前邊店堂間走去……<br> <br> 這一聲“又是個大白丫頭”,對母親來說,又是一個多么沉重而無情的打擊啊!<br> <br> 剛出母胎的我,這個嬰兒,卻頑強地在木盆里拼命掙扎著,哭得聲嘶力竭。這一聲聲激越高亢的啼哭聲,打動了正在母親身旁的十八歲的大姐祖秀英(乳名“桂蘭”)。大姐端起煤油燈走近安放我這個嬰兒的木盆,發(fā)現仰天掙扎的嬰兒竟然是個有“小雞雞”的男孩。大姐情不自禁地喊道:“是個男孩,是個男孩呀!”一邊喊一邊急忙奔往前面店堂報告。父親喜出望外奔進后房,對接生婆說:“‘小白菜’,趕快替我把孩子沐浴穿衣。差點被你誤了大事!男孩子我是要養(yǎng)他的呀!”<br> <br> 是呀,我猛力的哭聲,使大姐姐產生了惻隱之心,她的細心,救了我一條生命!父親笑呵呵地給我起名為“金生”。<br> <br> 經過長達二十年的陰霾,此刻又集中表現在這場誤男為女的“有后”“無后”的曲折里,由于我這個男兒的誕生,籠罩在我家多少年的陰云似乎散去了。但是,又添了一張口,貧窮的日子并不好過。加上我出生后瘦弱的身子,經常生病,三日兩頭就得請醫(yī)(郎中)治病、服藥。這樣生長到十歲以后,身體才漸壯起來。<br> <br> 原來所謂的“乾元銀樓”,實際上只是個“空殼落”,連這雙開間的門面房都是向黃錦昌這個東黃倉鎮(zhèn)的首富大老板租借的,我家是沒有產權也沒有資本的空頭店主;加上那時戰(zhàn)亂頻繁,土匪海盜出沒長江邊東黃倉鎮(zhèn)白港口,請工匠加工成的銀首飾的銷售與加工業(yè)務很不景氣。父親母親只得設法轉項經營日用小商品,另在店門口擺個雜貨攤做小生意,維持生計。<br> <br> 一九三七年農歷正月初,我剛滿四周歲時,父親患了傷寒癥,當時雖經多位郎中先生診斷處方服藥,還是沒有治愈,在農歷正月十五日元宵節(jié)吃了碗湯內放上豬油的餛飩,第二天正月十六日就撒手西歸了。<br> <br> 那年父親還不滿四十四周歲呢!我披麻戴孝,母親雇一木帆船把父親遺體運回長江南岸崇明老家,依祖家族宗的規(guī)定,平時早備有一口壽棺,我的父親正好趕上以黑漆棺柩殯葬。<br> <br> 我生來愚頑,四周歲時沒有記性,父親的音容笑貌,很少記憶印象;至今仍無法追憶起來。如有人問起我父親長得高矮胖瘦、面容臉貌,一概說不起來。<br> <br> 父親的英年早逝,我家這一不幸遭遇,對母親是有生以來最為沉重的打擊!然而,我的母親依靠堅韌的承受力,挺過了這一關。在崇明老家辦完了父親的喪葬后,擦干眼淚,依然回到啟東靠經營小生意及紡紗織布度日。<br> <br> 二<br> <br> 母親出生成長在殷實富家,從小過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好日子,據說當時府中有男傭女傭十多人,保姆奶媽也有幾個,母親小時什么都不做也不會做的。嫁到祖家后,從學會家務事到學會紡紗織布,長進不少,但畢竟不是“當家人”。父親去世后,家中失去了頂梁柱,一個五口之家的重擔全都落在母親瘦削的肩上,真是舉步艱難。<br> <br> 最現實的一個問題,是沒有父親在世時外出進貨、策劃經營小商品雜貨了。母親當機立斷,把力量用在手工紡織土布棉線上。東黃倉鎮(zhèn)地處白港口,船上漁民婦女棉布棉線的需求數量不少,一時生意興旺。那時母親帶著大姐、二姐日夜紡紗織布。鎮(zhèn)上附近居民流傳著這樣幾句話:“祖家孤兒寡母,從黃昏做到半夜;紡紗嗚嗚,織布吱嘎,從不停頓,從不閑歇;五更雞叫早起身,一日勞作又開始;勤勞刻苦創(chuàng)家業(yè),闔家大小樂融融。”當時大我二十年的大哥祖瑞龍,干力氣活從不偷懶,還是很能干的,他十八歲起就為鎮(zhèn)上住戶擔水上水缸。那時鎮(zhèn)上人家,都靠白港大河里的長江水活命,所以許多人家喜歡要他挑水,因擔得滿,每缸五擔水,給他三擔水的錢,他也不計較。那時一個銅板兩擔水。居民都要潮平時的水,這時水質最好,最清潔。大哥就靠擔水、推小車的錢補貼家用。我母親就這樣辛苦經營,省吃儉用,曾在鎮(zhèn)西市約半里路買了一塊稱之為二百五十步(即一畝地的三分之一)的熟地學著種地,如玉米、黃豆一類,一年中爭取在做生意閑時去這塊田地耕耘。母親可能當時考慮到將來總要回崇明老家種田的,買這塊地是為了實習實驗種田矣!后來,逐漸積累了些銀元,一心要把崇明老家的房屋田地贖回,以防“脫根”。母親說:“有了房屋土地,將來回到老家可以尋一條農耕之路!<br> <br> 寄居在啟東東黃倉鎮(zhèn)經營小攤三十年后,長江邊大潮汛多,堤岸坍塌嚴重,看來不是長久居地。就是在父親逝世十周年的時候,母親實現了這一愿望,把三十年前抵押出去的房屋田地,從大伯父祖吉夫那里贖買回來了。<br> <br> 我的母親沈思芳,算是女中豪杰,真的了不起!<br> <br> 母親考慮到還是葉落歸根好。一九四七年年底前,居住地東黃倉鎮(zhèn),已坍塌到后院籬笆邊了,這年冬令時節(jié),正好母親的表弟張川郎從小靠在帆船上撐船、當老大生活的,于是我們兄弟姐都稱呼他“張家寄爺”的,他的一條木帆船,把我家的東西什物裝船遷運回崇明老家。自此,我家由原先每日買糧買菜生活的市鎮(zhèn)居民,一夜之間變成了地地道道的農民,要靠自己耕田種地來過日子了。<br> <br> 那年,母親五十二歲。她仍帶著一股銳氣,一切從頭開始。雖然過去沒有耕種過土地,也沒有在烤人的烈日下和刺骨的寒風里,在野外長日勞作過,但她一雙“三寸金蓮”沒有后退半步。農忙播種時她一方面雇一兩個熟練農活的農民翻地、挑擔、下種指導;一方面自己跟著耕田點種,一熟黃豆一熟麥地進行春種夏耘秋收。開始兩年遭水淹歉收,她也不氣餒,披星戴月帶領全家人改良土壤,為低地開溝排水,播種改良棉花種籽,終于連續(xù)兩年獲得了棉花好收成,換成了糧食、肥料,便擴大種植面積。農忙時,還參加宅上人家的伴工……<br> <br> 母親從一個不熟悉農活、不拿鐮刀鋤頭的中老年婦女,經過兩三年“脫胎換骨”(這才是真正的脫胎換骨呢)的勞動鍛煉,很快成了干農活的把式。那時我剛十五歲,上不起學就失學在家與母親一起下地干農活,但母親見我體弱無力,不能干農活,賣掉了數百斤黃豆作資本,讓我在一里外的長興鎮(zhèn)租塊場地,擺個雜貨攤,每天清晨五點叫我起床,挑上雜貨擔子抖悠抖悠地去鎮(zhèn)上出攤,上午九點清市收攤;下午步行近二十里路去橋鎮(zhèn)東河沿進貨(過去我父親也曾在這東河沿街上一家綢布店當過學徒),我就在那里的批發(fā)店進香煙、肥皂及紅糖、白糖、衛(wèi)生紙等雜貨。<br> <br> 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國共連年內戰(zhàn),民國政府的法幣、“金圓券”不值錢,通貨膨脹突出,物價狂漲,今天賣出一包香煙的錢,明日只能買進半包煙了。于是做小生意天天虧本,不到半年又賠進去幾百斤黃豆錢,不到兩年攤販生意虧了個精光,不能再做下去了,只能說白辛苦一場……<br> <br> 一九四九年秋季,我重新考入崇明中學讀書。遇上了好班主任、語文教師施仲虞先生以及歷史女老師湯茂林(后來是上海《萌芽》文學雜志詩歌編輯,女詩人),他們是我以后寫作的啟蒙老師。<br> <br> 當時,母親已近六十歲了,已經習慣了農業(yè)勞動,所以后來參加互助組、合作社、公社后,她的勞動負荷更大,卻靠咬緊牙關挺過來了,冬耕夏鋤,春播秋收,從不歇工。七十歲以后,母親和我的老婆孫美琴一起,仍天天出工,堅持在“人民公社”里成了掙工分的農民。雖然出工一天,得四五個工分,一年勞動下來卻換不回口糧錢。但母親總相信在毛澤東領導下只能這樣做一天活一天,也只有苦苦掙扎活下來;因而遇上頭疼腦熱,不休息不服藥,一挺又過來了。<br> <br> 母親本來對我是寄予很大希望的,我十七歲參加工作,先是在南通地委黨校土改訓練班、啟東縣委土改工作隊、啟東縣委宣傳部,后調去揚州《蘇北日報》,接著又去南京《新華日報》當編輯、記者,擔任過總編室秘書、社長室秘書……二十三歲正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我,就在一九五七年被打成了“右派分子”。自從我被錯劃為“右派分子”、“極右分子”后,一九五八年三月從省城南京押送去蘇北濱海東直農場勞動教養(yǎng),四年的農場勞改生活,真是吃盡苦頭,經歷了九死一生的考驗。至一九六一年春節(jié)前所謂“摘帽”和“解除勞教”回報社,體力勞動之余,仍不忘讀書寫作,并偷偷地寫了兩篇文,化名發(fā)表在《天津日報?文藝》及《中國青年報?青春寄語》欄。半年后又被下放去啟東當教師;一九六二年冬天,我已三十歲,與啟東師范的一位畢業(yè)生孫美琴結婚。婚后妻子沒有工作,去了我崇明老家,與我老母親一起在公社生產隊務農,并生有女兒、兒子。不用說,母親在生產隊出工以外,回到家里還要幫媳婦忙家務,一雙小腳不停地在奔波,幫助拉扯大孫女祖紅耘、孫子祖洪彬(紅兵)。<br> <br> 是的,我的遭遇給母親的打擊,比起父親去世,大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母親好強、自尊,本來是以小兒子當上省報記者而自豪的,現在不明不白地竟成了“五類分子”(地富反壞右)家屬!<br> <br> <br> 散文抒情0<br> 0行走在秋天里<br> <br> <br> 母親原先的滿頭黑發(fā)一夜之間熬白了。當然,她沒有被壓倒,而且用她不屈從于命運的“韌”勁給我以支持。當我在蘇北濱海東直農場“勞改”時,當我在“文革”中被戴上“現行反革命”帽子時,年逾古稀的母親再三說:“我相信自己的兒子,他不會做對不起人民的事!<br> <br> 有這樣的好母親對兒子的信任,給了我活下來的勇氣。“摘帽”后,我又在啟東農村當了十八年中小學教師,直到二十二年之后的一九七九年二月,我的“錯劃右派問題”得以所謂的“改正平反”,恢復黨籍,恢復公職,恢復工資。<br> <br> 母親聽到這個喜訊不久,頭發(fā)竟神奇地由白變黑了!<br> <br> 經歷二十二年的苦難,好不容易得到平反。這所謂的“平反”,既沒有恢復我回到《新華日報》工作的權利,也沒有補發(fā)我二十二年應得的工資!<br> <br> 是的,母親支撐的我們這個家,百年滄桑變遷,經歷了無數風霜雨雪,坎坎坷坷,用千言萬語、萬語千言也寫不完這部人間悲喜!<br> <br> 三<br> <br> 母親在七八十歲高齡時,還堅持在崇明鄉(xiāng)下參加農業(yè)勞動;進入九十歲了,仍包下四口人的自留地(我的妻子兒女當年都是農業(yè)戶口),靠自己耕作還保證糧食蔬菜的自給自足呢!<br> <br> 母親九十歲以后,才依依不舍地離開這片她深情耕耘、熱愛和眷戀著的家鄉(xiāng)土地!從商和手工業(yè)三十多年勞動后,母親五十二歲時不得不回故鄉(xiāng)務農,學習農事,算起來老人家在家鄉(xiāng)這塊土地上“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辛勤耕作長達四十多年!<br> <br> 每當母親看到經過自己翻地、耕耙、施肥、下種,結出豐碩之果時,總是高興異常,笑哈哈地對我們子女們說:“不勞動,不流汗水,哪有收獲?人生就是做做(勞動)吃吃(享受勞動果實)嘛!”<br> <br> 她勞動已成了習慣,心理平衡,一生艱辛,無怨無悔。<br> <br> 四<br> <br> 我于一九七九年底一九八零年初,從啟東的教師崗位調至南通市報社工作,從此就安家在南通了。但開初,家屬孩子仍是農村戶口,在啟東最后當高中語文教師時,我是在萬安中學得到鄉(xiāng)黨委書記嚴尚許的支持照顧,讓妻子來萬安社中當代課教師,并在紅陽農場劃給一塊“自留地”種蔬菜。到南通后好容易把妻子安排成臨時工,結束了長達十多年夫妻分居兩地的生活。兩個農村戶口的孩子,進入南通上學也很難辦,只能寄讀。一九八四年只解決了妻子和兒子的戶口;我母親和女兒戶口仍在崇明農村。<br> <br> 一九八五年,母親九十五歲了,終于愿意到南通來與兒孫們團聚了。一個苦難之家,歷經磨難,現在得以生活在一起,大家格外珍惜。一家五口人住在兩間簡易平房里,也很滿足了。母親不僅整理家務,還為兒孫們上班上學而燒菜做飯。她先是學會在煤球爐灶上燒飯煮菜,后來又學會用電飯煲做飯;她像幾十年前學會紡紗織布、學會耕田下種一樣,又學會了現代炊具的使用,那股高興勁溢于言表。<br> <br> 一九九二年隨兒孫們?yōu)槲7坎疬w租住郊區(qū)八廠鄉(xiāng)民房過渡兩年多。一九九四年六月,母親過完百歲生日后,同我們一起離開租房,遷入望江樓二號樓四○二室新居。這是我六十歲以后才住進的新樓房啊!我的母親和我們兒孫一同住入新樓房后,十分高興!<br> <br> 母親一百歲了,她站在高高的四樓陽臺上,俯瞰四周,看到那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欣喜地說:“連做夢也沒有想到在我活到百歲的今天,住進新樓房呀!”<br> <br> 是啊,老人家與兒子媳婦入住新樓房的日子里,母親每天都在自己房間的窗口或走到陽臺上向外眺望,看那周圍日新月異的變化……<br> <br> 過春節(jié)了,母親說要請理發(fā)員剪頭發(fā)(平時大多由我和孫女祖紅耘替她剪的),要我扶她下樓去,我從右邊攙著,她左手扶著樓梯欄桿,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從四樓走到底層,走向新村理發(fā)店……<br> <br> 我的母親在這幢新樓房里整整生活了兩年!<br> <br> 使我終生遺憾負疚的是,一九九六年九月三日早上,我和母親健康幸福地一起吃早飯,她老人家喝了一大碗豆?jié){和吃了一根油條。哪知這是我和親愛的母親吃的最后一頓早飯!<br> <br> 那天上午,我離家去蘇南一個小鎮(zhèn)參加江蘇省雜文學會年會,會期三天,開會地點在鄉(xiāng)間,不便給家中打電話。哪知我離家當天下午,母親就發(fā)熱而且上吐下瀉,服用消炎藥后,仍高燒攝氏三十九度至四十度不退。第二天我妻子和兒子急忙雇車送母親去南通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沒有床位,只能在觀察室掛水(北京人稱“點滴”),高燒仍然不退,已燒得神志不清……我六日上午十一點回到家,得知母親在醫(yī)院,就直奔醫(yī)院觀察室守候,母親已雙目緊閉,不能說話,仍高燒攝氏三十九度,自此我守候并通過好友丁弘先生所熟悉的醫(yī)生找到床位,住進病房已近傍晚,我日夜陪護在母親身邊,但她只能睜眼看我,不能說話,一直掛水消炎,半夜里醫(yī)生開出冰袋退燒,要家屬去取冰,在半夜里難找到冰庫,折騰一個多小時才拿到冰塊,敷到天亮,仍不見效,直到七日中午十二點鐘,我見病中的母親口干舌燥,呼吸急促,我隨手拿起一個水蜜桃汁罐頭,向母親嘴里滴了幾點桃汁,她潤了潤喉嚨,隨即含笑歇氣了。我立即叫來醫(yī)生搶救,已經無力回天了。<br> <br> 母親沒有痛苦,安詳地離開了這個苦難而悲慘的世界。我這個兒子唯一的安慰是母親臨終前始終有我守護著,直到最后送終!<br> <br> 母親走完了苦難的漫漫長途,在人生這條坑坑洼洼的道路上經歷了出生地崇明十八年,啟東東黃倉鎮(zhèn)三十二年,返回老家崇明祖家老宅四十年,在南通生活了比較幸福的十二年。走過了九十年,一百年,足足走了漫長而又匆匆的一個世紀多,這一天,是一九九六年九月七日(農歷七月二十五日)中午十二時,母親沈思芳在南通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病房逝世,享年一百零二歲,走完了她漫長而又短暫的人生之路!<br> <br> 我的慈愛的母親大人,一個頑強的生命啊,走了,遠去了;永遠地走了,永遠地遠去了!<br> <br> 誠然,我慈愛的母親大人的音容笑貌、身影動作歷歷在目。她永遠活在我們子孫輩的心里。<br> <br> 每當我早晨起床時,總要喊一聲“姆媽”!每當我走進母親生前住的房間,總要像以往一樣情不自禁地走到床前看望;每當我望著母親的照片時,仿佛有許多話要向母親訴說;每當我打開書房內那個存放母親骨灰盒和遺像的書櫥門,總要默哀半分鐘,輕輕呼喚一聲:“姆媽,親愛的媽媽,您好!”(母親逝世后的骨灰盒存放在我書房的一框書櫥內,準備再若干年后與我的骨灰一起處置。)每當我外出回來打開大門時,總希望像往常一樣,見到母親慢悠悠地前行的身影……<br> <br> <br> 一九九七年十月中旬<br> <br> 母親的頭發(fā)<br> <br> 九十五歲的老母親原先滿頭銀絲,現在竟逐漸由白變黑了。這十年里,母親那皺襞的臉上越發(fā)紅潤、飽滿;頭發(fā)由白變黑,仿佛在返老還童了。<br> <br> 每當朋友們贊嘆我母親的頭發(fā)時,老母親總是樂呵呵地說:“我的頭發(fā)由黑變白,是因為兒子;我的頭發(fā)由白變黑,也是因為兒子!<br> <br> 是呵,慈愛的母親,中年時生下我不久,父親便在貧病中死去。她為我這個年僅四周歲的小兒子過分地操心,勞累漸漸熬白了她的秀發(fā)。<br> <br> 一九五○年代初,我在《蘇北日報》當記者。不久,又去了南京,成為當年省報——《新華日報》最年輕的記者。幾年里,發(fā)表新聞、通訊、散文、特寫、報告文學二百多篇。那時我在南京,母親在崇明鄉(xiāng)下種地。我每次回家,見到母親生活安定,精神抖擻,覺得母親真不像已步入花甲之年的老人。她見到唯一有希望的小兒子有了出息,歡愉的心情溢于言表。我覺得她頭上的白發(fā)似乎減少了許多。<br> <br> 正當我血氣方剛,躊躇滿志,連續(xù)采寫一些反映人民真實生活的“內參”與通訊報道、小荷剛露出尖尖角時,一九五七年的一場風暴,把我打成了“右派分子”。當年在鄉(xiāng)下的母親從報紙上、廣播中知道兒子遭厄運,幾次暈厥,痛不欲生。后來我被江蘇省公安廳遣送蘇北東直農場勞改,漫長的四年時間,我不能回家探望,母親頭上的一綹綹白發(fā)經常攪亂了我的夢魂……<br> <br> 春風撲面的一九七九年二月,劃我為右派的原單位——江蘇新華日報社根據中央的文件精神,給我改正平反,恢復了我的黨籍。有關部門給我落實了政策,把我這個戶口在三處的五口之家(我在南通,妻在啟東,母親和兩個孩子在崇明)成一統(tǒng),全家終于團聚了。老母親和我生活在一起,雖然三代人擠在狹小的兩間平房里,但一家老小確實心滿意足了,似乎團聚是我們全家多少年來屢遭分離之苦的唯一夙愿!<br> <br> 回顧與展望,往往是一種非常富有感情色彩的體驗,留戀和感傷,欣悅和追悔,激奮和迷惘,痛苦和歡樂……都會難分難舍地交織在一起的。其實,一個人的坎坷經歷又算得了什么呢?個人命運與國家的命運從來就是緊緊地拴在一起的。如果沒有“四人幫”的被粉碎和黨的撥亂反正及改革開放的政策,像我這樣的錯劃“右派”是無法想象,從《南通日報》工作后又調去南通市司法局、政法委、法學會當科長、秘書長,寫作也是沒有出路的;更談不上可以進入政法部門研究法律了。近來根據我的請求又被調去市政協(xié)文史辦公室,從新聞戰(zhàn)線寫作,走向“舊聞”(歷史)研究戰(zhàn)線。<br> <br> 我這十年,每年平均發(fā)表二十多篇文章,老母親知道了,總是笑逐顏開地鼓勵我,使我感到欣慰。每當我寫作倦怠之際,見到九十五歲的母親為我張羅生活,她那原先的白發(fā)日漸變黑,我似乎也感到年輕了十歲。是慈母的長壽給了我原動力,讓我更為奮發(fā),把過去失去的二十二年時間追回來。是這十年的春光,使我重新認識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也使母親的頭發(fā)由白變黑了……<br> <br> <br> 一九八九年六月<br> <br> 永遠的心祭<br> <br> <br> 清明,又是清明。<br> <br>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家家忙碌,人人盡一片孝心。活著的人祭奠逝去的先祖。<br> <br> 唐人杜牧有詩云:“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就是寫古人清明上墳祭祖的情景。<br> <br> 我這個不孝的游子遠離家鄉(xiāng)幾十年,年年想在清明節(jié)回老家拜謁祖墳,為祖父母、父親的墳頭添一抔新土。尤其清明這一天,尋根思宗之情油然而生。每當目睹上墳祭祖人群,總禁不住潸然淚下,默默志哀。<br> <br> 因為我已經沒有祖墳可以祭掃了。我家的祖墳早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當年的紅衛(wèi)兵、造翻派們挖掉了。<br> <br> 兒時,母親多次攜著我的手去過祖墳上祭拜、掃墓、燒紙錢,以寄托哀思。我家家族大,人口多,上兩輩的祖父母以上一起葬在一座石板塊砌的老墳中。說是老墳,也是一方家族的共用墓地,祖祖輩輩有五六代人仙逝后葬入石板砌成的墓窟里,四周有一排排蒼松翠柏圍繞著,中間有一個一米多高的土冢,上面(即墳頭上)長滿了青綠的茅草;微風吹來,松濤陣陣,使這座祖墳顯得更加莊嚴肅穆。<br> <br> 在南邊的另一塊土地上,有個新墓,離老墳垂直向南七八百米,周圍種植著幾十棵稀疏而蓬勃生長的青松翠柏,也已長得數丈高了,每年都有喜鵲和鷓鴣來筑巢。孩提時代,我和幾個小朋友一起爬上樹去掏過小喜鵲和鷓鴣蛋……據說這種青松翠柏生長得很是緩慢,但四季常青,看上去翠生生的卻十分茂盛,象征著后代子孫之繁衍發(fā)達。我的父親和二伯父等就埋葬在這座新墓之中,他們各自有個簡單的小土冢,沒有石板塊的構筑。我是父母親最小的兒子,四周歲時父親就患傷寒病辭世了,那年父親才四十五歲,中年早逝,給家庭帶來多少的不幸!寡孀的母親含辛茹苦拉扯我們兄弟姊妹及一個童養(yǎng)媳王能珍共五個長大成人,實在是不易。<br> <br> 我十七歲那年,離開家鄉(xiāng)崇明島(現屬上海市的一個縣),經過了學習,參加了土改工作隊,后在南京《新華日報》當了七年記者和社長室及總編室秘書。那時,每年清明節(jié)前還能請假還鄉(xiāng),祭掃祖墳,盡一份孝心。土改時,我們家是中農,墳地還是分配給我們家族里幾家小輩種的,大家對祖墳很是敬重的;所以一直保持著完整的老墓和新墳,幾年里還增加了三伯父、大伯父夫婦的新葬,這塊新墳地上還是郁郁蔥蔥,一片綠色……<br> <br> 后來合作化,大躍進,公社化了,土地歸集體所有,相繼把墓地上生長了幾十年、上百年的蒼松翠柏砍掉了,但墳冢還依然保留著,唯清除了茅草,種上了稀稀拉拉的莊稼。每年的清明節(jié),雖然不準燒紙錢了,但大家還是按當地習俗,竹籃里盛了幾碗飯、幾個素菜悄悄地去上墳掃墓祭祖……<br> <br> 一九五七年夏季,我被一場猛烈的“擴大化”風暴沖擊,打成“右派分子”入了另冊,后又被逐出報社遣送去蘇北黃海灘的一個農場“勞教”(其實,與判刑的犯人“勞動改造”并無二致)。從此以后,我就再也沒有機會去看望家鄉(xiāng)的新墳老墓了!<br> <br> 十年浩劫,我的心破碎了。一九六七年,我家的祖墳也被紅衛(wèi)兵、造翻派破“四舊”而挖掉了。那陣子家鄉(xiāng)造翻派瘋狂,不管是貧下中農還是地主富農家的墳墓,都成了“四舊”,統(tǒng)統(tǒng)在挖地三尺丟尸拋骨之列。如果講成分,我們的家族里大多系中農和貧農,唯獨大伯父一家在土改中被劃為地主。<br> <br> 我家的祖墳被挖掘掉,當時骷髏尸骨遍地,據我當年七十三歲的母親說,她和我哥瑞龍及我的妻兒們趁月黑風高的夜晚,悄悄地把我父親的和伯父母們的被拋置田野的尸骨收拾起來,裝入壇罐里,在小河邊挖個深坑掩埋了。后來又開挖拓寬河道,我父親他們的尸骨壇罐又被拋到哪里去了?誰也不得而知。十多年以后,我從外地回家,去過原先的祖墳新墓地拜謁多次,早已沒有祖墳的痕跡,只是一片莊稼地了。我就在那里佇立、默哀;有時我總走向依稀的原先的墓地默默志哀,淚似雨下!<br> <br> 是的,在那幾個夜晚,我淚眼朦朧,確確實實在夢中看到了老墳新墓四周松柏依舊婆娑,月色朦朧,在月色里分明聽到了陣陣松濤聲;近處竹林在低低嗚咽;在我注視著原先新墓老墳的地方,我分明覺得我被一種凄楚的景象弄得淚眼迷蒙了……<br> <br> 可是,事實畢竟是事實,我再也尋覓不到老墓新墳的影跡了,再也找不到祖父母和父親的墳墓了,我家的“根”——祖墳被挖掉了!嗚呼哀哉!<br> <br> 清明,今又清明。<br> <br> 我羨慕人家披著陽光,浴著春風,攜兒帶女去踏青上墳掃墓,可是我們一家卻沒有了這個機緣。我的心格外的糾結、惆悵,只有把祭掃祖墳的哀思深深地埋在心里!<br> <br> 今又清明,可以慰藉的是我慈愛的母親活到一百零二歲時謝世,但逝世十三年后骨灰盒至今沒有送去老家,因為那兒沒有了祖墳,只好還停放在我書齋——“未晚齋”的書柜里,天天拜謁,可以了卻我對先祖?zhèn)兊男募?<br> <br> 清明,今又清明……<br> <br> <br> 一九九八年四月清明前夕初稿<br> <br> 二○一○年三月十日重新修改<br><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