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群經(jīng)通論


作者:周予同 原著/朱維錚 編校     整理日期:2017-02-24 18:12:57


  周予同原著、朱維錚編校的《群經(jīng)通論》收錄周先生兩部專著,七篇論文,專著之一《群經(jīng)概論》,由“導論”、“本論”兩大部分組合而成。本冊選錄的《經(jīng)今古文學》,實為周予同先生關于中國經(jīng)學的首出專著。收入本冊的經(jīng)書專論七篇,例如題目標出緯書、《春秋》、《孝經(jīng)》,以及《大學》、《禮運》的各篇,也并非所謂專經(jīng)研究,而是剖析典型意義的通論性作品。

作者簡介:
  周予同
  一八九八年一月生于浙江瑞安。一九一六年考入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文部,師承錢玄同。在校五年,為工讀主義學生社團領袖,于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與匡互生共同“火燒趙家樓”。一九二一年畢業(yè)后輾轉南北文史學科。曾在商務印書館主編《教育雜志》,歷任安徽大學、暨南大學教授兼院長、系主任等,并任開明書店編輯兼襄理。一九四九年起任復旦大學史地系(后改歷史系)教授,歷兼系主任、副教務長。自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便為著名的民主斗士,曾得毛澤東致函問候。隸身中國民主同盟,于_九四九年后相繼任華東軍政委員會文教委員、上海市文教委員會副主任、上海歷屆人大代表、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史學會理事等。一九六五年末挺身為吳晗辯護,次年成為上海首名被報刊公開批判的“資產(chǎn)階級反動學術權威”。一九六八年被綁架到曲阜當作尊孔復辟對象揪斗,從此癱瘓失明臥床。一九八一年七月去世,享年八十三歲。
  周予同從事中國人文歷史的教學研究長達六十年,早年專冶教育和教育史,三十歲以后主要研究中國經(jīng)學史。在兩個領域都著作等身。終身論著包括經(jīng)學史論著、教育史專著以及教科書等,總計在五百萬字左右。朱維錚
  1936年——2012年,籍貫江蘇無錫。生于抗戰(zhàn),隨親逃難,輾轉川鄂晉陜諸省,至考上中學,已二度被解放矣。年十八入復旦大學歷史系。此后五十二年,經(jīng)歷頗復雜,任助教十八年, 始晉講師。此后在本系歷任副教授、教授、忝居博導,應北美西歐東亞二十來所院校聘,擔任客座教授或高級訪問學者,并獲德國漢堡大學授予榮譽哲學博士。論著涉及中國的經(jīng)學史、史學史、思想文化史及晚清學術史各個領域。著有《走出中世紀》及增訂本并二集,《音調未定的傳統(tǒng)》,《求索真文明:晚清學術史論》,《壺里春秋》,《重讀近代史》,《維新舊夢錄》(合作),《孔子思想體系》(合作)等;編注有《中國歷史文選》修訂本上下冊,《章太炎選集》注釋本(合作),《梁啟超論清學史二種》校注本,《清代學術概論》導讀本,《章太炎全集》第三卷(《煊書》《檢論》三種合校本),《康有為卷》,《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資料簡編》第一卷等;主編有《傳統(tǒng)文化的再估計》、《儒家社會與未來社會》、《基督教與近代文化》等論文集,以及《中國近代學術名著》十卷等:另曾參與主持編纂《中國文化》研究集刊、《中國文化史叢書》、《學術集林》、《九州學林》等。

目錄:
  群經(jīng)概論
  導論
  本論
  一 易經(jīng)
  二 尚書
  三 詩經(jīng)
  四 三禮——周禮、儀禮與禮記
  五 春秋——春秋經(jīng)與左傳、公羊傳、轂梁傳
  六 論語
  七 孝經(jīng)
  八 爾雅
  九 孟子
  經(jīng)今古文學
  一 經(jīng)今古文的詮釋
  二 經(jīng)今古文異同示例
  三 經(jīng)今古文的爭論
  四 經(jīng)今古文的混淆
  五 經(jīng)今文學的復興
  六 經(jīng)今古文學和其他學術的關系
  七 經(jīng)今文學在學術思想史上的評價
  八 經(jīng)今文學的重要書籍
  《經(jīng)今古文學》重印后記
  緯書與經(jīng)今古文學——拙著《經(jīng)今古文學大綱》之一章
  一 緯書的界說
  二 緯書的起源
  三 緯書的變遷
  四 緯書產(chǎn)生的原因
  五 漢代今古文學家對于緯讖的關系
  六 近代今古文學家對于緯書的見解
  七 緯書的書目
  《春秋》與《春秋》學
  《孝經(jīng)》新論
  “孝”與“生殖器崇拜”
  與顧頡剛書
  《大學》和《禮運》
  “漢學”與“宋學”





上一本:晏殊《類要》研究 下一本:美芹十論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群經(jīng)通論的作者是周予同 原著/朱維錚 編校,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