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弟子規(guī)圖說


作者:李毓秀     整理日期:2014-08-22 21:29:00

《弟子規(guī)》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有關家庭教育的課本。它是以圣賢之道來指導我們的生活。目的是為了讓我們人人通過學習圣賢的教誨,落實圣賢的教誨,獲得幸福成功的人生,乃至于成圣成賢。我們知道,一個人的幸福成功。都要以道德品行作為根基,而道德品行最好的教材就是《弟子規(guī)》。
  我們想要做圣賢人的好弟子,就必須要在生活規(guī)范方面去扎根,而《弟子規(guī)》就是扎根的教育,是讓我們能夠得到幸福、成功的人生,成圣成賢的根基。因此男女老少,各行各業(yè)都要學習,也都應該落實到生活中去。
  作者簡介:
  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潛,號采三。新絳縣龍興鎮(zhèn)周莊村人,生于清代順治年間,卒于雍正年間。清初著名學者、教育家。從師黨冰壑游歷近二十年。精研大學中庸,創(chuàng)辦敦復齋講學。其一生主要活動的是教書。根據傳統(tǒng)對童蒙的要求,也結合自己的教書實踐,編寫成了《訓蒙文》,后來經過賈存仁修訂,改名《弟子規(guī)》。他的著作還有《四書正偽》、《四書字類釋義》、《學庸發(fā)明》、《讀大學偶記》、《宋孺夫文約》、《水仙百詠》等。
  目錄:
  總敘
  入則孝
  出則弟
  謹
  信
  泛愛眾
  親仁
  余力學文【解】《弟子規(guī)》這本書,是依據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編成的生活規(guī)范。它教導我們: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與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并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的非做不可的事;如果還有多余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地學習六藝等其他有益的學問。
  孔子教學,講四門教育: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門教育首重德行教育,而《弟子規(guī)》是最好的德行教育課本,這個教育注重的是家庭教育,家教是最重要的扎根教育。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性格、意志、品質、情操、愛好乃至人生觀、世界觀都起著根本作用。沒有家教的小孩,即使學校教育再優(yōu)秀,一生都不會有大成就。小孩在三歲以前離不開母親,母親的一言一行,小孩都在模仿與記憶,以母親的標準作為自己的行為規(guī)范,這叫母儀母教。如果父母自己不自尊、不嚴格要求自己,你的小孩將向你學習什么呢?所以真正要讓家庭教育有很好的進展,必須從家長開始提升。
  《易經》里有一句話“蒙以養(yǎng)正,圣功也”,意思是孩子小時候就要給他培植正確處事待人的態(tài)度,養(yǎng)他的浩然正氣,讓他奠定德行的根基。你把小孩教好了,這個功德最神圣。為什么呢?因為祖國的未來就在孩子的手里,如果孩子沒有德行,那么將來必定會影響社會和諧穩(wěn)定,孩子如果是有才無德那是危險品、毒品。《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人的本性都是一樣的,而習性就不一樣了。因為人受的教育不同、受的熏染不同,在社會里受不良風氣的熏染,他就變成壞人了,如果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就變成好人了。所以,我們要堅信品學兼優(yōu)的孩子是教出來的。
  有見識有智慧的父母,一定是以圣賢之道來作為教育孩子的指導方針,通過學習、落實圣賢的教誨,讓小孩能在一生獲得幸福成功的人生乃至于成圣成賢。





上一本:郵票上的童話詩人安徒生 下一本:邊城魂:守護沈從文的那些日子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弟子規(guī)圖說的作者是李毓秀,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