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這個歷史挺靠譜1:袁騰飛講中國史上


作者:袁騰飛     整理日期:2015-11-05 11:40:00

《這個歷史挺靠譜》系列是《歷史是個什么玩意兒》升級修訂版。本系列開啟全民讀史新潮流,自問世以來暢銷至今,第一部為《這個歷史挺靠譜:袁騰飛講中國史.上》,第二部為《這個歷史挺靠譜:袁騰飛講中國史.下》,第三部為《這個歷史挺靠譜:袁騰飛講世界史》(注:將原《歷史是個什么玩意兒3:袁騰飛說世界史上》和《歷史是個什么玩意兒4:袁騰飛說世界史下》合并為一本,內容更扎實、更實惠)。在《這個歷史挺靠譜:袁騰飛講中國史(上)》中,袁騰飛從先秦時代一直講述到清朝中期,生動活潑地再現(xiàn)了這段風云激蕩的歷史,精彩紛呈地演繹了諸多著名歷史典故,如“烽火戲諸侯”“商鞅變法”“武帝漢匈之戰(zhàn)”“隋煬帝下?lián)P州”“玄武門之變”“杯酒釋兵權”“岳飛遇害風波亭”“蒙古橫掃中原”“明成祖奪天下”“康熙擒鰲拜”等。袁騰飛以讓人忍俊不禁的語言,輕松有趣地講述了中國古代史,給千萬讀者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中國古代史大普及!哆@個歷史挺靠譜1:袁騰飛講中國史(上)》與《歷史是個什么玩意兒1:袁騰飛說中國史.上》有四大不同點:1.袁騰飛親筆寫《修訂版序》,爆料《歷史是個什么玩意兒》引爭議內情;2.袁騰飛親自審定,去蕪存精,新增數(shù)萬字精彩內容;3.國內頂級插畫師精心配制20幅精美插畫;4.國際流行大開本,雙色印刷。
  作者簡介:
   袁騰飛,中國通俗講史界領軍人物,百萬級暢銷書作家,引領一代講史新風,善于以幽默犀利、靈活多變的語言風格,講述海量的歷史知識。其獨特的講史風格,贏得了千萬粉絲的熱烈追捧,被廣大讀者朋友昵稱為“袁Sir”。著有暢銷歷史作品《這個歷史挺靠譜》《戰(zhàn)爭就是這么回事兒》系列。
  重磅推薦:《世界歷史很有趣:袁騰飛講日本史》:繼《這個歷史挺靠譜》暢銷百萬之后,史上最牛歷史老師袁騰飛傾力打造史上最強日本史!
  目錄:
  第一章從遠古走來的牛人們(先秦)
  01.禪讓制終,夏朝立
  禪讓制,靠的就是自覺性\夏啟:我的王位我做主
  02.殷商毀于紂王手
  商湯的名字挺奇怪\這個朝代愛遷都\紂王很有干壞事的天賦
  03.晃晃悠悠的周王朝
  東方的大國,西方的城邦\“城里人”趕走了周厲王
  西周被滅,誰之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主流武器大棒子
  洋人不懂中國玉
  04.春秋五霸和戰(zhàn)國七雄
  齊桓公打造超級強國\頭可斷,發(fā)型不能亂\昭王中了楚國的計
  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七個爺們兒欲爭霸
  05.學習、同化兩不誤
  太子開始追時髦/頑強的民族
  06.改革緣于形勢變第一章從遠古走來的牛人們(先秦)01.禪讓制終,夏朝立禪讓制,靠的就是自覺性\夏啟:我的王位我做主02.殷商毀于紂王手商湯的名字挺奇怪\這個朝代愛遷都\紂王很有干壞事的天賦03.晃晃悠悠的周王朝東方的大國,西方的城邦\“城里人”趕走了周厲王西周被滅,誰之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主流武器大棒子洋人不懂中國玉04.春秋五霸和戰(zhàn)國七雄齊桓公打造超級強國\頭可斷,發(fā)型不能亂\昭王中了楚國的計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七個爺們兒欲爭霸05.學習、同化兩不誤太子開始追時髦/頑強的民族06.改革緣于形勢變大家一起干私活/秦國在變法中崛起07.百家爭鳴,科技發(fā)展無為才能無不為/既要仁愛,又要有禮/素質教育的鼻祖百家爭鳴/法家、儒家區(qū)別大/科技在發(fā)展第二章文治武功大一統(tǒng)(秦漢)01.對付敵人,靠的就是謀略輕輕松松滅六國\修道長城防著你02.你們得按我的規(guī)矩來皇帝,就從我嬴政開始吧\官制設置,那叫一個森嚴\兩大功績傳萬世03.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不搞分封搞郡縣\焚書坑儒為哪般?\秦朝為何如此短命04.風水輪流轉,輪到老劉家劉邦的玩兒法\把危機扼殺在搖籃里\人才“選秀”花樣多漢朝的戶口簿05.打打鬧鬧不消停真悲摧,就是打不過\“外甥”挑釁“舅舅”\“舅舅”狂毆“外甥”一個王昭君,息戰(zhàn)五十年\西遷匈奴太彪悍\張騫確實很點兒背老子博學兒好漢\漢字文化圈06.秦漢時的文化人個個有前途\此“儒”非彼“儒”\厚葬,盜墓賊的最愛高僧弘法白馬寺\猛人司馬遷第三章各領風騷數(shù)十年(三國、兩晉、南北朝)01.角斗場上三選手宦官外戚斗得歡\三足鼎立02.誰搶到皇位算誰的兩晉更替走馬燈\你方唱罷我登場03.士族PK庶族:誰贏誰上臺想當廢物也要有資格\受了屈辱?忍著吧04.“漢化”輔導班不漢化,哪兒來回哪兒去\這個粉絲很大腕05.江南好,只待君開發(fā)北人南下大開荒\北方農(nóng)業(yè)拉抽屜06.魏晉流行風魏晉“潮人”07.廟宇煌煌僧眾多舶來者居上\三贖皇帝六億錢\過猶不及第四章天命所歸是大國(隋唐)01.隋朝閃亮登場姥爺奪了外孫的權\火候到了動手吧02.子不類父隋文帝工作很努力\楊廣的煩惱03.戰(zhàn)火中的“親情”替表哥報仇\玄武門之變04.往昔榮光又重現(xiàn)貞觀之治\唐太宗的“鏡子”\窩囊廢當太子\妻為夫之綱明君賢相很般配05.皇老板那是相當精明皇權相權大博弈\宰相成了臨時工\天下英雄盡白頭06.紅紅火火好日子有地,你就給我繳稅\經(jīng)濟大繁榮\銀行現(xiàn)雛形\要做生意規(guī)矩多07.條條大路通大唐收編東突厥\打敗西突厥\回紇人很聰明\兩大公主去和親身在異鄉(xiāng)老想家\韓國曾經(jīng)是這樣\仿效,我就仿效\大和尚東渡三藏佛法高又深\四面套交情08.先進文化的代表書生亦豪杰\科技發(fā)展的春天\唐詩甲天下第五章長江后浪推前浪(五代,遼、宋、夏、金、元)01.什么都缺,就不缺皇帝以前吃大米,現(xiàn)在吃大蔥\53年蹦出14個皇帝\禁軍大將成了皇帝佬02.開國元勛紛紛辭職趙普的“治國策”\我當皇帝是被你們逼的03.翻著花樣兒鞏固政權收其精兵再分權\名將凋零心郁悶\只要不造翻,生活很美好冗官冗兵效率低\想當官?努力讀書吧04.朝廷允許吃閑飯當兵有飯吃05.誰能理解我呢王安石變法\用人不當,變法失敗06.宋遼同臺大PK遼的崛起\一城兩制很和諧\這仗打得真郁悶07.打仗傷和氣,花錢買太平澶淵之盟\文化認同最重要\群毆對誰都沒好處08.冷兵器戰(zhàn)史上的奇跡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間09.盡露虛實于眼前大遼就此覆滅\金人縱馬攻宋10.宋帝國的傷心事兒北宋時的暢銷書\要比逃跑我第一\含冤風波亭\稱臣納貢11.上帝之鞭橫掃世界的蒙古騎兵\元朝的誕生12.中原大地元旗飄錚錚漢子文天祥\元人不學好\民族大融合13.宋詞、元曲兩高峰科技成果一大把\吱吱呀呀詞風盛\聽不懂我的話?罵死你第六章大浪淘沙,滄桑巨變(明清)01.大明開國規(guī)矩多刻薄寡恩\皇帝宰相我全干\機構變換含義深\既分權,又反貪02.行動、思想都控制無所不在的監(jiān)控\文字游戲的最高水平03.難住了明太祖的問題叔叔造翻誰來管\北京門真多04.兩個神奇的人這個皇上就愛錢\張居正改革05.闖王進京,崇禎殉國驛卒造翻進北京\祖宗作孽,兒孫承受06.跟明朝死磕努爾哈赤誓師伐明\李自成兵敗身死\缺乏名將國事艱07.清王朝里的怪現(xiàn)象小毛孩干掉大勇士\南書房里不讀書\清朝為官要能跪軍機處里講究多08.出題有風險,作詩需謹慎禍從筆端出09.窮得只剩下錢政策開明人丁旺\救國的玉米、甘薯\資本主義萌芽10.別砌墻了,咱們互市吧明長城,萬里長\我給你東西不就完了嘛11.情況不同,對策亦不同淘氣的挨打,遠游的歸來\金瓶掣簽12.流官代替世襲撤土司,置流官13.內收臺灣,外拒夷敵鄭成功收回臺灣\清朝對決沙俄\東南西北疆域大\抗倭有猛人14.明清文化大發(fā)展哲學大佬們\煌煌神作風格異\洋人的小聰明第二章文治武功大一統(tǒng)(秦漢)05.·打打鬧鬧不消停真悲摧,就是打不過兩漢時期邊疆各族狀況是,北方有匈奴、烏桓和鮮卑,東北有夫余。今天的朝鮮半島也有夫余的后代。南方則是越族和西南夷,另外就是西域各族。除了中原王朝之外,還有這么多民族在跟中原王朝有交往。在中國古代,對中原王朝構成最大威脅的民族來自于北方蒙古高原。北方的民族是兩大系統(tǒng),匈奴是一個系統(tǒng),東胡是一個系統(tǒng)。匈奴和以后的突厥都屬于匈奴系統(tǒng);契丹、女真和蒙古應該屬于東胡系統(tǒng)。匈奴的經(jīng)濟生活以畜牧業(yè)為主。中原的史書非常得意地評價說,我們中原王朝先進,匈奴落后。為什么落后?他們“逐水草,習射獵,忘君臣,略婚宦,馳突無垣”。逐水草,習射獵,這都能明白。忘君臣,他們沒有中原這么嚴格的君臣關系,也沒有像中原王朝這么嚴格的嫡長子繼承制度,單于一死,大家就搶,誰搶到是誰的。略婚宦,侄子娶姑媽,舅舅娶外甥女,這種事非常多,爹一死,除了親媽,所有的媽都能娶。弟弟娶嫂子這種收繼婚制太原始了。馳突無垣,垣就是城,騎著馬隨便跑,太落后了。哪兒像我們中原有田土可耕,城郭可守。你別看這個民族原始,但打仗很厲害。秦漢之際,冒頓單于統(tǒng)一北方草原占領河套,內套、外套都給占了。當年冒頓單于他爸爸頭曼單于不待見他,想把他干掉,他爸爸的辦法是送他到月氏國做人質,剛把他送到月氏國,他爸就出兵攻打月氏,等于逼著月氏王殺掉冒頓。月氏王比較厚道,沒有殺他,放冒頓回去了。他爸爸就給冒頓一塊不怎么樣的封地,因為他寵幸小兒子,想讓小兒子繼位。冒頓心里有譜,開始訓練自己手下的一幫死士,跟他們一塊兒射箭。他特制的箭頭是空的,射出來會響,叫鳴鏑。他說我的鳴鏑射到哪兒,你們的箭就射到哪兒,于是這幫人跟他射飛禽射走獸。然后冒頓拿鳴鏑射自己的愛馬,對匈奴人來說,馬就是老婆,這幫人有幾個不敢射了,凡是不射的一律殺死。剩下的人就知道了,大哥射哪兒我們射哪兒。接著他射自己的愛妾,又有不敢射的,又殺死。此后再也沒有不敢射的了。最后他射自己的老爹,那幫人毫不猶豫都跟著射,鳴鏑弒父,把老爹殺了。你看這人多狠,為了權力,馬、老婆、爹全干掉。所以他是草原上第一位圣主、雄主,統(tǒng)一北方占領河套。冒頓單于趕的日子也好,因為當時正好是秦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然后四年楚漢之爭,中原王朝忙于內戰(zhàn),沒顧上,所以他占了地盤。中原王朝跟少數(shù)民族打仗,為什么總打不過人家?第一個原因就是少數(shù)民族是全民皆兵,他的生產(chǎn)跟戰(zhàn)斗是一回事兒。三歲能開弓,五歲能上馬,打仗不就是開弓和上馬這兩件事嗎?小孩兒都能彎弓射大雕。天上的雕一箭就下來,地下的人能射不中?四條腿的鹿一箭就放倒,兩條腿的人就不算個事了!匈奴人口最多的時候150萬,兵力最少的時候,“控弦之士三十萬”,能拉弓的人有30萬,算吧,5個人里1個兵。漢朝最多的時候六千萬人口,軍隊最多的是60萬,100個人里1個兵。中原王朝老百姓的手是拿鋤頭的,木頭棒子上裝個鐵片而已。要把種地的訓練成拿刀槍的,這需要時間。少數(shù)民族本來就是拿弓箭的,所以他們全民皆兵,你打不過他。就像現(xiàn)在的人寫書法寫不過古人,因為古人一寫字拿的就是毛筆,你一半時間是在敲鍵盤。第二個原因是騎兵打步兵,那不就跟德國隊踢中國隊似的,我想進幾個球就進幾個球。我比球跑得快,你比裁判都跑得慢,你能跟我踢嗎?少數(shù)民族騎兵來去如風,快如閃電,你攻不上去也跑不了。第三個原因是匈奴這些北方民族打仗不需要后勤,每個戰(zhàn)士三匹馬,一匹戰(zhàn)馬,一匹走馬,一匹馱馬。平時行軍的時候騎走馬,馱馬是馱物資的,戰(zhàn)馬只有沖鋒的時候才能騎,平時舍不得騎。這些馬大多是母馬,渴了可以接奶喝,餓了天上飛過去什么,地下跑過去什么,一箭放倒就吃,完全不需要后勤。人家一出兵20萬,是20萬騎士,咱們一出兵20萬需要5萬押糧的,糧草一斷就沒法打了。打仗要輕裝上陣,蒙古鐵騎在俄羅斯平原上一天80公里,跟二戰(zhàn)裝甲部隊的速度一樣快,機動性多強,聲東擊西。你修個長城有什么用,你的長城萬里長,萬里布兵,他幾十萬軍隊集中到一塊兒,隨便找一個口子就沖進來了。再者從氣候原因上講,他從北往南打,越打越暖和,那怕什么,爽,光著膀子打;咱從南往北打,越打越冷,凍得弓都拉不開,槍都握不住了。另外,中原王朝對不能耕種的土地不感興趣,你占他的地干嗎?游牧民族跟中原打仗準有收獲,銀子、綢子、瓶子,總能鼓搗回家點兒;中原王朝跟他們打仗只花錢,沒有任何收獲,繳獲了牛肉干咬不動,沒人家那么好的牙口,撿著一壺酸奶還不是草莓味兒的。所以從動機上說也沒必要打,他跑西伯利亞去了,咱守著,不招他。但他得招你,不招你怎么活,他的生產(chǎn)比較落后,所以老招你。“外甥”挑釁“舅舅”西漢初期國力有限,所以被迫跟匈奴和親,原因是這樣的:公元前200年冒頓單于率40萬騎兵南下,高祖劉邦率32萬步兵迎戰(zhàn),這不是作嗎?人家40萬鐵騎,你32萬步兵,結果被匈奴困在了平城的白登山,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漢軍也沒帶帳篷,天降大雪,人馬凍死者甚眾。將士握不住槍也拉不開弓,被圍在白登山上。高祖劉邦以前是秦朝的亭長,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街道居委會治保主任,有點兒二桿子精神,最后流氓本性發(fā)作,把帽子往地上一扔,老子跟他們拼了。如果拼的話,這個朝代三年就完了,皇帝就一個,倒也好記。拼之前要焚毀珍寶,把隨身帶來的珍寶焚毀。謀士陳平趕緊說別呀,您別給焚毀了,你給我,我救你。陳平帶著這些去見匈奴的閼氏,就是王后,把財寶獻上,說我們皇上知道錯了,把這些財寶獻給大單于,請單于退兵。你們如果不退兵的話,抖開一幅畫卷,上面畫了一個絕色美女,說我們皇上準備把這個美人獻給單于。閼氏一看說,我肯定讓單于退兵,這美人你別送了。于是單于退兵了,單于不知道送美人的事,要知道這事兒絕對不退兵,那美人我估計也是PS的,哪兒找這么漂亮的人去?匈奴退兵,劉邦喘了一口氣,等于是走夫人路線這才退了兵。這幫人太厲害了,不能惹,怎么辦?和親吧。宗室女,甚至是宮女冒充公主嫁到匈奴,兩國結為甥舅之國。光嫁公主過去是不行的,得陪送東西:糧食、物品、絲帛金銀。我女兒嫁給你,你就是我的女婿,然后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外孫子,我死之后,我兒繼位,你的孩子就是我兒的外甥,所以匈奴跟漢是甥舅之國,那你還能打我嗎?你忘了人家忘君臣、略婚宦,所以東西收了,公主娶了,打的就是舅舅,誰讓舅舅呢?磥砗陀H解決不了問題,暴力是他們唯一聽得懂的語言。“舅舅”狂毆“外甥”漢武帝時國力強盛了,“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至腐敗不可食”,糧食多得從糧倉漏出來,都爛了。打開國庫一看,穿銅錢的繩都爛了,銅錢撒了滿地沒法數(shù),太有錢了。關鍵是馬,漢武帝的時候軍馬60萬匹。高祖劉邦的時候才3000匹,“自天子不能具醇駟①,而將相或乘牛車”;实鄣鸟R應該是醇駟,四匹白馬拉著多漂亮,結果當初皇上的那個馬白的、黑的、花的都有,將相沒有馬,坐牛車上朝,32萬步兵就是這么來的。相比之下漢武帝的資源富庶得多,能對匈奴展開反攻。漢武帝任用自己的舅子大將軍衛(wèi)青和衛(wèi)青的外甥霍去病攻打匈奴;羧ゲ17歲率800名勇士橫越大漠,深入大漠一千余里,斬殺匈奴兩千多人,把匈奴單于的叔爺爺都殺了,F(xiàn)在把體育比賽第一名給翻譯成冠軍,出處就是霍去病17歲封冠軍侯。于是他20多歲就成了驃騎將軍,和舅舅兵分兩路進攻匈奴,又是深入大漠兩千余里,在外蒙古擊敗了匈奴。匈奴被迫遠徙漠北,對漢朝的威脅就減輕了。霍去病起的名比較妨他,他叫去病,結果24歲就病死了,要叫個霍感冒可能沒事。他主要是經(jīng)營河西走廊,常年駐軍在外;实圪n以美酒,霍去病不敢獨飲,把酒倒在泉水中,讓將士們拿頭盔舀著喝,此地得名酒泉。今天的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就是霍去病當年駐守之地。他死后陪葬漢武帝的茂陵,跟皇上埋在一起是無上光榮,他的墳墓修建成了祁連山的形狀。河西走廊在祁連山下,水草豐美,這地兒被奪回來之后,漢朝才有可能通西域。匈奴失去河西走廊,只好遠徙漠北,導致后來內部混戰(zhàn)。到漢元帝時,呼韓邪單于歸漢,才有昭君出塞之事。一個王昭君,息戰(zhàn)五十年王昭君14歲入宮做宮女,據(jù)說她天生麗質,結果因為不肯行賄畫師,畫師就用印象派手法把她畫成丑女,害得她在宮里一直待到25歲。漢朝人平均壽命也就25歲,唐朝人是29歲,所以當時25歲就算老太太了,還沒見著皇帝。正好皇上貼出一個告示征募志愿者去匈奴和親,王昭君想到那兒當?shù)谝环蛉艘惨粯,于是她就志愿去了。送行宴上,皇上一看王昭君眼珠子都掉地下了,驚為天人,宮里怎么有這樣的人?氣得皇上把畫師毛延壽宰了,跟呼韓邪說,咱換一個成嗎?你以為呼韓邪傻呀,不退不換,就是她。王昭君出塞才25歲,呼韓邪奔70歲的人可以當她爺爺。王昭君過去沒幾年,呼韓邪就死了。匈奴是收繼婚,呼韓邪一死,他兒子就要娶王昭君。王昭君就上書朝廷,表示任務已經(jīng)完成,申請回國。皇上說,你以兩國友好大局為重,再干一任吧,王昭君就又干了一任。等呼韓邪的兒子死了,論輩分她就是太皇太后了。她跟第二個單于的兒子是匈奴的右賢王,將來能繼承單于位的,她的女婿是右大將,相當于匈奴的總司令,她也就不想回國了。王昭君在匈奴一直待了40多年,朝廷封她為寧胡閼氏。她是漢朝宮女遠嫁匈奴,執(zhí)行的政策自然對兩族的友好非常有利。特別到第三代單于的時候,她等于是奶奶輩的人了。我當初跟你爺爺、跟你爸的事都這么定的,你小崽子還想怎樣?特別是我兒子有權,我女婿有兵,你還來什么勁呢?所以昭君出塞的作用是,密切漢匈關系,互市興旺,文化往來增多,雙方和睦相處。匈奴跟漢朝打仗不就為了搶東西嘛,不用搶,你要鐵器、絲綢,我要馬匹、毛皮,咱們換不就完了嘛,這個對雙方都有好處。史學家翦伯贊先生稱贊王昭君說:“漢武雄圖載史篇,長城萬里遍烽煙。何如一曲琵琶好,鳴鏑無聲五十年。”古代打仗打不起,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基礎薄弱,一打就沒了。漢武帝打了這么多年仗,到晚年一看,高祖、惠帝、文帝、景帝70多年的積累都讓他打光了,導致漢朝由盛轉衰。烽煙四起,還不如昭君出塞一曲琵琶好,五十年不打仗。當然,王昭君琵琶管用也是有前提的,以前沒少給人送宮女,就是不管用,偏偏這時候管用,因為匈奴已經(jīng)被打服了,是在戰(zhàn)勝的基礎上送過去的,這是關鍵。西遷匈奴太彪悍……





上一本:北大歷史課 下一本:世界歷史地圖集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這個歷史挺靠譜1:袁騰飛講中國史上的作者是袁騰飛,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