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坐天下+千年悖論:張宏杰解讀歷史


作者:張宏杰     整理日期:2015-11-05 11:41:58

本套裝含張宏杰解讀歷史兩種:
  1,《坐天下——張宏杰解讀中國帝王》:皇帝是天下*自由的人,因為他的權力沒有任何限制;实塾质翘煜*不自由的人,同樣因為他的權力沒有邊界。
  權力過于巨大,給權力擁有者及其家族帶來的往往是巨大的傷害和不幸。中國式皇冠既神奇、璀璨、法力無邊,又沉重、巨大,令人舉步維艱。這種獨特的境遇是對人性的一個特殊考驗,而不同的人在這同樣的囚禁、重壓、撕裂下,表現(xiàn)出人性中截然不同的斷面,本書就是對其中幾張斷面的描繪和記錄。
  2,《千年悖論——張宏杰讀史與論人》:2000年1月,張宏杰出版了**本書《千年悖論》,其中*引人注目的就是他的**篇歷史散文〈無處收留:吳三桂〉。本書是《千年悖論》的大幅增補版。除了原有的“合金體”散文,如寫曾國藩、慈禧、袁世凱、朱元璋等歷史人物和事件的文字之外,張宏杰還敞開心扉,回顧了自己的投稿生涯以及不同階段的生命體悟,暢敘對自我、欲望、愛情、記憶等的看法,同時披露了數(shù)枚此前從未示人的童年和文學青年時期的照片。
  柴靜、王學泰、張越、劉瑜
  莫言史航等聯(lián)合推薦
  王學泰、張越作序
  “他們用權力囚禁了萬民,他們自己也被權力囚禁。
  作者簡介:
  張宏杰,東北財經(jīng)大學經(jīng)濟學學士,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后。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給曾國藩算算賬》、《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饑餓的盛世》等。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成敗論乾隆》。
  目錄:
  :
  序:當歷史撲面而來(莫言)
  自序:我的文學青年生涯
  無處收留:吳三桂
  他既不是忠臣,也已不是孝子,命運撕掉了他所有的面具,現(xiàn)在,他只是一個因為女人而狂怒的男人。
  曾國藩:意志力的化身
  記者與作史者應有同樣的精神,就如斯賓諾沙所說,不贊許,不責難,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認識而已。
  ——柴靜
  很久以來,國人有個皇帝情結,而且至今尚不能完全消退,大家很奇怪。其實這反映了人性中對權力的渴望。權利平等的民主制度建立不起來,社會上存在著權利的不平等,人性中想要追求最高權力的渴望就很難遏制。
  ——王學泰
  我看過的歷史書大多可分為兩類。一是所謂“嚴肅的”:揪住一個小題目小角度小分歧不放,與讀者沒太大關系。一是所謂“通俗的”:相當野狐禪,成全中國人民崇尚“厚黑”的心理。極少數(shù)歷史書屬于第三類:既有學術研究又有不腐朽的價值觀支撐,還有溫暖的人性關照和有個性的表達,張宏杰的書屬于這一類,于我們有趣,有益,有關。
  ——張越
  在河北保定的軍營中,我曾經(jīng)做過一段時間的圖書管理員,培養(yǎng)起了對歷史書籍的閱讀興趣,但是從那時起到現(xiàn)在,我很少讀到什么歷史讀物能像張宏杰的這些作品一樣給記者與作史者應有同樣的精神,就如斯賓諾沙所說,不贊許,不責難,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認識而已。
  ——柴靜
  很久以來,國人有個皇帝情結,而且至今尚不能完全消退,大家很奇怪。其實這反映了人性中對權力的渴望。權利平等的民主制度建立不起來,社會上存在著權利的不平等,人性中想要追求最高權力的渴望就很難遏制。
  ——王學泰
  我看過的歷史書大多可分為兩類。一是所謂“嚴肅的”:揪住一個小題目小角度小分歧不放,與讀者沒太大關系。一是所謂“通俗的”:相當野狐禪,成全中國人民崇尚“厚黑”的心理。極少數(shù)歷史書屬于第三類:既有學術研究又有不腐朽的價值觀支撐,還有溫暖的人性關照和有個性的表達,張宏杰的書屬于這一類,于我們有趣,有益,有關。
  ——張越
  在河北保定的軍營中,我曾經(jīng)做過一段時間的圖書管理員,培養(yǎng)起了對歷史書籍的閱讀興趣,但是從那時起到現(xiàn)在,我很少讀到什么歷史讀物能像張宏杰的這些作品一樣給我?guī)磉@樣大的閱讀快感。
  ——莫言
  回顧這些文字,當然時有青澀味道。可是,也是不可復制的。每個生命階段的文字質(zhì)地是不一樣的。在這些青澀的文字中,我能感覺到奔涌的能量,感覺到自己當初用大鐵錘去砸蝴蝶翅膀的雄壯,感覺到自己彼時的單純。
  ——作者
  《坐天下》序言:
  序一:張宏杰的歷史作品為什么好看
  張越
  張宏杰的《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是一個做紀錄片的朋友推薦的,說寫得特別好。一開始我還犯嘀咕,因為我怕又遇到那種扒糞坑的專寫陰謀、權術、情色的所謂“史書”,結果翻開這本書,整個閱讀過程特別愉快。于是我開始向周圍的人推薦,當推薦給白巖松時,小白說他已經(jīng)買了好幾本送人了?磥黼m然沒有宣傳炒作,好書也能不脛而走。確實,《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中的許多章節(jié)令我印象特別深,比如寫封建主流文化的朱元璋、暴民文化的張獻忠、清官文化的海瑞……
  以前,我看過的中國人寫的歷史書大多可分為兩類。一是所謂“嚴肅的”,相當學術化,無個性無情感無生命力,揪住一個小題目小角度小分歧不放,自己跟自己掉書袋繞脖子,與讀者沒太大關系;一是所謂“通俗的”,相當野狐禪,特愛講政治陰謀宮廷穢聞,成全中國人民崇尚“厚黑”的陰暗心理。極少數(shù)歷史書屬于第三類,既有學術研究又有不腐朽的價值觀支撐,還有溫暖的人性關照和有個性的表達,張宏杰的書就屬于這一類,從《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到《坐天下很累》,于我們有趣、有益、有關。
  第一,有趣。我原本是非常不愛看歷史書的,不喜歡的原因之一是很多歷史書無趣,當然它可能有它的學術價值,但是作為普通讀者,我們希望它是有趣的。我看過一份語言學的研究報告,將某學術雜志上刊登的七八篇完全不同門類的論文的第一自然段列出來,我一看嚇一跳,完全像一個人寫的,毫無個性。而且往往我們形成了這樣的習慣:如果你使用個性化的語言,使用有情感的語言,大家就會覺得你寫得非常地野,上不了臺盤。慢慢地,大家都用一種很刻板的語言來寫歷史,就像我們曾經(jīng)學過的歷史書,讓人覺得無趣。我對張宏杰的書有興趣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它是有趣的,他做到了自己說的那點:歷史根本無須戲說,也可以讓人讀得津津有味。他不是一個專業(yè)的歷史學者,所以沒有完全被學術的條條框框所束縛,才有了具有生命力的表現(xiàn)方式。
  第二,有益。我不喜歡看很多中國歷史書的一個重要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它無趣,其實很多文章是有趣的,包括很多電視劇、電影,你不能說它沒趣,但是,它沒益,這是特別糟糕的一件事。我覺得很多作品的價值觀特別不好。
  我們的中國歷史的寫作,尤其是給中國老百姓流傳的這部分,我們所看到的價值觀是什么?從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老祖宗就會干兩種事:一是上床搞女人;二是下床搞政治。男的都想當皇帝,女人都想嫁給皇帝;男人活著為了爭權,女人活著為了爭寵。我看了以后,覺得這樣的祖宗特別不爭氣,我特別不喜歡他們,他們怎么能這樣呢?后來慢慢地我長大了,我弄明白了一件事:不一定是我們的祖宗不爭氣,而是我們用現(xiàn)在的價值觀去解讀他們了,或者說是用我們的心去度古人的腹,而事實未必是這樣。我們的祖宗未必活得像我們一樣單調(diào)。
  我們經(jīng)常說要向國外輸出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但我們能給別人看什么呢?給外國人看什么,看大片?你以為人家那么愛看絲綢,愛看在屋頂上打架啊?現(xiàn)在的電影大片里不是權力崇拜,就是金錢崇拜、暴力崇拜,沒有獨特而又有益的價值觀輸出。而我覺得張宏杰的書不錯的地方,就是因為它的價值觀是健康的。
  第三,有關。我們的文化不太關心靈魂,只關心現(xiàn)世規(guī)矩。現(xiàn)在有人提倡國學,提倡讀孔子?鬃诱f:未知生,焉知死?一句話,就把彼岸踢出中國人的視野了。后世子孫沿著這條路不斷地實用化、庸俗化。這樣的文化傳統(tǒng),連靈魂都不管,又怎么能溫暖人心?這種文化看不見真的自己,也看不見周圍的活人,只看得見權力、勢力。不關人心的創(chuàng)作,最后會變成離人比較遠的東西。而張宏杰的書我覺得有關,它的有關不是非要借古諷今什么的,而是有對人性的關照,它既關照了古人,也關照了我們;既關照了皇帝,也關照了普通百姓。因為人就是人,都是一樣的,人性就是那樣的,它關照了我們,我們就覺得有關,就覺得它好讀。
  這就是我看張宏杰作品的幾點感受:有趣、有益、有關。
  序二:四百零八位皇帝的九種命運
  王學泰
  中國自從有皇帝起,到末代皇帝——宣統(tǒng),總共有四百零八位,張宏杰只選了其中幾位。這幾位大抵都是心理上有些問題的。如果他們生活在現(xiàn)代都是需要看心理醫(yī)生的,但在中國古代,他們都是高居九五之尊、一言而為天下法的皇帝,因此他們不僅給國家、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就連對他們自己來說也是不幸的。用作者的話說就是:“權力過于巨大,是造成中國皇帝不幸的根本原因!睂τ谝话愕幕实凵星胰绱,更何況心理有問題的皇帝呢?對于這些,前人寫到皇帝時很少有涉及,因為傳統(tǒng)就如莊子所說“明于知禮義而陋于知人心”的。張宏杰打破了這一點。前人描寫和評論光緒皇帝,都是著重他的不幸和慈禧太后的專橫,很少有人探索這位皇帝的心理;朝政簡單地分為“帝黨”與“后黨”,“帝黨”主張變法改革,“<
  





上一本:明代的社會與國家 下一本:中國人的教訓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坐天下+千年悖論:張宏杰解讀歷史的作者是張宏杰,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