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演繹著名的中國歷史事件 《清朝故事(1840年以前)》為《中國歷史故事繪》叢書之一。該書根據(jù)史籍,選取清朝中最著名并富有教益的故事,用通俗的語言敘述了具有代表性的人、事、物。故事篇幅長短適中、可讀性強,適合青少年閱讀。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青少年通過閱讀此系列書籍,不僅能夠了解我國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還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不僅如此,這套書的作者擅長口語化寫作,下筆淺易曉暢,將每一個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每一位人物的脾氣秉性,交代得清清楚楚、脈絡分明,讀起來毫不費力。 《中國歷史故事繪》(青少版)包括10個分冊,共收錄有大約七百個歷史故事。叢書內(nèi)容上起遠古,下終晚清。作者選取這段漫長歷史中富于教益的人和事,寫成一系列輕松而富于情致的短篇故事。故事前后貫通,以中國歷史發(fā)展的脈絡為主線,從洪荒的遠古時代講起,重大歷史事件和人物事跡基本都講述到了,內(nèi)容豐富、厚重,既是一部歷史連續(xù)故事集,也是一部規(guī)模頗大的中國通史,適合9至14歲讀者閱讀。 不僅如此,這套書的作者擅長口語化寫作,下筆淺易曉暢,將每一個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每一位人物的脾氣秉性,交代得清清楚楚、脈絡分明,讀起來毫不費力。所以,少年兒童閱讀它,不僅引起了對歷史的興趣,知道了一些歷史常識,更提高了自己的寫作能力。 總之,出版這套書的最大目的,是希望它能陪伴青少年快樂成長。如在此基礎上,還能使青少年獲得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等良好的教益,那就更令作者及出版者欣慰了。 寧遠大戰(zhàn) 薩爾滸大捷之后,如果要用一個字來形容努爾哈赤的心情,那就是:爽。孟郊的詩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充分寫出了努爾哈赤此時的心情。幾家歡樂幾家愁。明朝這邊,換將領跟換衣服一樣,一天一個樣,但是也不能挽救敗局。 就在努爾哈赤戰(zhàn)無不勝,所向披靡的時候,一個人的出現(xiàn)終止了他的神話,讓他的光彩瞬間黯淡。這個人就是袁崇煥。 在今天遼寧興城市,有一座寧遠古城。悠悠歲月,青山依舊,一百多年前,這里曾戰(zhàn)馬嘶鳴,磨刀嚯嚯。在古代,寧遠城是明朝在山海關以外修建的一個重要軍事重鎮(zhèn),它位于錦州與山海關之間,三面環(huán)山,東臨渤海。山海關在古代是一個象征,跨過山海關,就意味著進入中原。因此,寧遠城的戰(zhàn)略意義相當重要,甚至有人說一座寧遠城,半部明清戰(zhàn)爭史。 開始,明朝方面讓孫承宗擔任遼東經(jīng)略使。孫承宗屬于東林黨,而東林黨這群人是專門跟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對著干的。他的戰(zhàn)略意圖是積極部署寧錦防線,山海關外以寧遠為重點,以錦州為前沿,慢慢收復失地,準備和后金打持久戰(zhàn)。 然而當時明朝真正掌權的是大太監(jiān)魏忠賢,人稱九千歲。魏忠賢跟孫承宗所在的東林黨人勢不兩立。如果不是朝廷無人可用,根本不會派一個東林黨人去遼東駐防。雖然孫承宗在擔任遼東經(jīng)略使時頗有建樹,但終因得罪了魏忠賢而遭到閹黨排擠,便借病辭官回鄉(xiāng)。他的遼東經(jīng)略使之位由高第替代。高第是魏忠賢的親信,此人畏敵如虎,他命盡撤錦州、右屯、大凌河諸城守軍,將器械、槍炮、彈藥、糧料移到關內(nèi),放棄關外土地四百里。錦州、右屯、大凌河三城,是明軍在遼東的前鋒要塞,如果倉皇撤防,會使得已興工修筑的城堡棄毀,布置戍守的兵卒撤退,安頓墾耕的遼民重遷。一些官員對高第的盲目撤退不滿,紛紛上書抗爭。 這其中以袁崇煥最積極,他站出來上書道:“兵不可撤,城不可棄,民不可移,田不可荒。”當時的袁崇煥只是一個“寧前道”的小官,朝中又沒有后臺,居然敢違抗兵部尚書、薊遼經(jīng)略使高第的旨意,實屬大膽。 寧遠,袁崇煥一戰(zhàn)成名的地方。 明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冰凍三尺,北風呼嘯。努爾哈赤率號稱二十萬的大軍,向?qū)庍h城進軍。袁崇煥只有一萬兵力,駐守寧遠城。努爾哈赤和袁崇煥對峙在寧遠城,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 袁崇煥很善于鼓舞士氣,他帶領將士們喝血酒,寫血書,表示一定要與寧遠城共存亡。城內(nèi)百姓也情緒高漲,紛紛到前線送水、送飯。 努爾哈赤率領后金的八旗士兵,勢如破竹,砍殺過來。袁崇煥分析敵我雙方的實力根本不在一個等級上,就制定了一個固守的策略:不管怎么樣,就是不出城。 努爾哈赤的八旗軍隊也不是孬種,士兵身穿兩層鐵甲,號稱鐵甲兵。他們攻城時不畏矢石,豎起梯子,奮勇上攀。再用鐵皮車做掩護,挖掘城墻,城墻竟被挖出了許多缺口。 袁崇煥是一個讀書人,善謀略。他弄來紅夷大炮,架在城墻上。八旗士兵的刀刀矛矛,哪能干得過大炮?后金軍因此損失慘重。對付攻城時好不容易爬上來的人,袁崇煥的士兵也有辦法。他們躲在柜子里,出其不意地給敵人一刀或者一箭甚至把用來睡覺的棉絮沾上油脂和硫黃,點燃后扔下去。袁崇煥還要痛打落水狗他挑選不怕死的士兵,組成敢死隊,等到敵人撤退的時候,乘勝追擊。這一役,后金軍遭受了沉重打擊,努爾哈赤真的遇上了硬茬。勝利之后,袁崇煥還派人給努爾哈赤送了一封信,大意是說:你是一個老將,縱橫幾十年,今天敗在我手上,這是天意!此役,努爾哈赤身受重傷,從此郁郁寡歡,最后一命嗚呼,留下終生遺憾。而袁崇煥因為寧遠大捷,一戰(zhàn)成名,名垂千古。寧遠大捷,給日漸萎靡的明朝打了一針強心針。朝廷上下喜出望外,像打過雞血一般,甚至有點得意忘形。因為明朝跟后金進行了將近十年的戰(zhàn)爭,一次也沒有贏過,這是明朝對后金取得的第一次勝利,意義非同尋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