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困學紀程


作者:曹道衡     整理日期:2014-12-07 13:15:31

  我所期望于年輕一代的倒是杜甫的兩句詩:“竊攀屈宋宜方駕,恐與齊梁作后塵!毕M麄冋嬲芤韵容叴髱煘榘駱,吾儕碌碌,不足道也。——曹道衡  著名文學史家曹道衡先生,作為新舊學轉(zhuǎn)型之際成長起來的老輩學者,對讀書與治學見解獨到。本書是其學術(shù)自傳,語脈井井而間生波瀾,筆觸平實卻不乏個性。曹先生謙抑地說,回首幾十年,有的只是在困而學之后所得的一孔之見,但相信讀者能從字里行間讀出一代大家于道德、文章兩端的自勵,及對后來者的殷殷期許之情。
  作者簡介:
    曹道衡(1928-2005),著名學者,長期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文學遺產(chǎn)》編委。代表著作有《中古文學史論文集》、《南朝文學與北朝文學研究》、《蘭陵蕭氏與南朝文學》等。
  目錄:
  自序
  第一章來京以前
  (一)家庭和童年
 。ǘ┏踹M中學
 。ㄈ┲胤邓桔
  (四)學醫(yī)無成
 。ㄎ澹┰跓o錫國專
 。﹫罂急贝蟮那耙荒
  第二章在北大上學
 。ㄒ唬┏醯奖本
  (二)在北大學習
 。ㄈ┏跞握n代表
 。ㄋ模┫锣l(xiāng)“土改”
  (五)補課和等候分配
  第三章在中央文學研究所自序第一章 來京以前(一)家庭和童年(二)初進中學(三)重返私塾(四)學醫(yī)無成(五)在無錫國專(六)報考北大的前一年第二章 在北大上學(一)初到北京(二)在北大學習(三)初任課代表(四)下鄉(xiāng)“土改”(五)補課和等候分配第三章 在中央文學研究所(一)第一天報到(二)在大同煤礦(三)再次分配工作第四章 不平靜的書齋生活(一)民間文學和古典文學(二)《紅樓夢》研究批判(三)不斷的運動(四)運動的間歇(五)從1957年到1958年(六)進城以后(七)“文化大革命”的前奏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一)“文化大革命”的開始(二)“五七干!钡纳睿ㄈ┻\動的繼續(xù)(四)在文化部“錄音組”(五)回到文學所第六章 走上正軌(一)領(lǐng)導班子的建立和幾項工作(二)南京之行(三)訪問日本(四)右目失明和眼科手術(shù)(五)繁忙的1984年第七章 曲折的道路(一)突如其來的改選(二)走自己的路(三)繼續(xù)探索(四)我的退休(五)初次培養(yǎng)博士生第八章 九十年代(一)“文選學”研究會(二)招收第二屆博士生(三)幾項業(yè)務(wù)工作第九章 我的退休生活(一)退休之初(二)移居西直門(三)手術(shù)室外(四)赴臺講學的設(shè)想(五)退休后的樂趣.后記
  后 記
  這本小冊子記錄了我從上海來到北京及在北京的經(jīng)歷。我自問是一個極平凡的人,不但無德可述,無功可記,而且連一些足以讓人感到有趣、提供茶余酒后以資談助的笑料也不多。再加上我拙于文筆,更難使讀者對這些平凡的事產(chǎn)生興趣。坦率地說,要我來寫這樣的書,確實很難勝任。因此當我拿起筆來時,總覺下筆極為困難,正如陸機說的“兀若枯木,豁若涸流”。盡管這本小冊子字數(shù)不多,而在我來說,則比寫學術(shù)論文不知要艱難多少倍?磥韺@種文字,我還是以藏拙為好。在著手寫這本小書前,我曾經(jīng)作過這樣的考慮:我既非作家,又無任何不同尋常的經(jīng)歷,因此只能著重談?wù)勛约旱闹螌W經(jīng)過。然而,這亦非易事;厥讕资陙,我雖然也寫過幾本書,發(fā)表過若干文章,卻很難說有什么重大的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見。有的只是在困而學之以后所得的一孔之見,這些看法能否成立,還有待于大家的匡正。盡管我至今為止,仍在學術(shù)上無所成就,而在這方面我倒也不是無話可說。我常對一些年輕同志說:“我這個人雖無學問,卻見過不少真正有大學問的學者。”這不是謙虛,也不是夸大。說實在的,像我這樣的人,稍稍讀了幾本書,發(fā)表了幾篇文章,就被有些人看做“有學問”了。其實完全不是這樣,比起我的師輩來,我覺得自己還差得太遠。這就使我想到,對于比我年輕的一代來說,面臨著這樣的任務(wù):即繼承我們先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加以發(fā)揚光大,把我國的學術(shù)推向一個新的輝煌階段。應(yīng)該承認,許多年輕同志處在今天這樣可以安心治學的時代,在學術(shù)上應(yīng)該能遠遠地超過我們這一代,而且事實上亦已在不少方面超過了我們。不過,超過我們這一代,還是不難的,而真正要繼承和發(fā)揚先輩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就不這樣容易了。我深以為遺憾的是,我的許多師輩,大多已歸道山,他們對我的教誨至今記憶猶新。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我未能好好地去做,而只能寄希望于比我年輕的一代。所以我覺得有責任把許多師輩對我的教誨記下來,讓年輕一代有所遵循。這對我國的學術(shù)事業(yè)當有裨益。“桑榆之光,理無久照”,對我自己來說,已難有所成。我所期望于年輕一代的倒是杜甫的兩句詩:“竊攀屈宋宜方駕,恐與齊梁作后塵。”希望他們真正能以先輩大師為榜樣,吾儕碌碌,不足道也。
  





上一本:冰繭庵論學書札 下一本:你最勝任什么職業(yè)?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困學紀程的作者是曹道衡,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