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外國名人傳記:馬基雅維利傳


作者:奧本海默     整理日期:2016-04-22 15:30:26

◎馬基雅維利一生的的生動描繪◎展現(xiàn)近代政治學開山鼻祖的多舛命途◎揭示三百年禁書《君主論》鮮為人知的書寫動機 
本書簡介:
  本書是關于西方著名政治思想人物馬基雅維利的傳記。馬基雅維利是文藝復興運動中政治思想領域的杰出代表,也是賦予政治學獨立地位的第一人。他的代表作《君主論》一針見血地剖析了政治斗爭技巧,另一部作品《李維史論》則提出劃時代的古典共和主義理念。本書力圖展現(xiàn)近代政治學開山鼻祖的坎坷命運,揭示了“邪惡圣經(jīng)”鮮為人知的書寫動機,刻畫了一位思想巨人癡狂于夢想、不屈于命運的立體形象。
  作者簡介:
  奧本海默,美國詩人,傳記作家,他的作品有《戰(zhàn)斗之前和其他詩歌》《超越復仇女神:新的詩歌》《現(xiàn)代思想的誕生》《血液回憶錄》《創(chuàng)作的前三天》《罪惡和惡魔:怪異行為的新理論》《火焰圖表:新的詩歌》《在危險時代》《無限的欲望:通往現(xiàn)代犯罪的向?qū)А贰遏斮e斯:一個肖像》《蒂爾的惡作。核拿半U》等。
  目錄:
  引 言現(xiàn)代罪惡和羅馬洗劫001
  第一章 馬基雅維利和變化的世界015
  第一節(jié) 家庭與成長015
  第二節(jié) 早期教育024
  第三節(jié) 宇宙的程序032
  第四節(jié) 詩歌、音樂和軍國主義038
  第五節(jié) 佛羅倫薩大教堂里的謀殺044
  第六節(jié) 童年遠足058
  第七節(jié) 隱匿的年代065
  第八節(jié) 詩歌與美第奇家族078
  第九節(jié) 宗教改革084
  第二章 戰(zhàn)爭與外交098
  第一節(jié) 處決以及一次官方任命098
  第二節(jié) 卡特琳娜·斯福爾札以及比薩危機107
  第三節(jié) 軍事窘境114引 言現(xiàn)代罪惡和羅馬洗劫 001第一章 馬基雅維利和變化的世界 015第一節(jié) 家庭與成長 015第二節(jié) 早期教育024第三節(jié) 宇宙的程序 032第四節(jié) 詩歌、音樂和軍國主義038第五節(jié) 佛羅倫薩大教堂里的謀殺 044第六節(jié) 童年遠足058第七節(jié) 隱匿的年代 065第八節(jié) 詩歌與美第奇家族078第九節(jié) 宗教改革084第二章 戰(zhàn)爭與外交 098第一節(jié) 處決以及一次官方任命098第二節(jié) 卡特琳娜·斯福爾札以及比薩危機 107第三節(jié) 軍事窘境114第四節(jié) 隨法王一起遷徙跋涉 120第五節(jié) 對法國漫長的忍耐131第六節(jié) 婚姻以及切薩雷·博爾吉亞的    少許情況134第七節(jié) 與都督見面 138第八節(jié) 調(diào)查權力之源146第九節(jié) 懲罰和統(tǒng)治 154第十節(jié) 改造阿諾河的計劃163第十一節(jié) 首次羅馬之行 175第十二節(jié) 切薩雷的垮臺和《頭十年》 182第十三節(jié) 無政府狀態(tài)與國民軍197第十四節(jié) 德國之謎 209第十五節(jié) 在比薩的勝利 215第十六節(jié) 一個政府的瓦解221第三章 流放至托斯卡納 238第一節(jié) 自由的余波 238第二節(jié) 在圣安德魯撰寫歷史 248第三節(jié) 權力和記憶 261第四節(jié) 愛的伏擊267第五節(jié) 文學冒險272第六節(jié) 對戰(zhàn)爭藝術的沉思280第七節(jié) 歷史之夢想 288第八節(jié) 暴風雨前的光亮 296第九節(jié) 羅馬襲擊與不治之癥 303第四章 結(jié)語:歷史的余暉315附:君主論 321前言前 言
  如果文藝復興標志著這樣一個時代:在此期間,富有變換、運動以及轉(zhuǎn)換魅力的小說開始在整個歐洲受過教育的男男女女間占有一席之地,那么馬基雅維利則因為對這三種魅力懷有冷靜的興趣而脫穎而出。他在自己的文字中寫盡了社會轉(zhuǎn)型。變化在他的歷史觀中占據(jù)著主要的地位。戰(zhàn)爭是不可預測的,策略是脆弱的,而目標則是不堪一擊的。
  變化是一位無情的獨裁者。它破壞承諾,顛覆傷痛,而且更改確鑿的事實。理論家為此要做些專門的工作。這本傳記力圖復活一位理論家的生活與成就。他是世界上最讓人困惑前 言如果文藝復興標志著這樣一個時代:在此期間,富有變換、運動以及轉(zhuǎn)換魅力的小說開始在整個歐洲受過教育的男男女女間占有一席之地,那么馬基雅維利則因為對這三種魅力懷有冷靜的興趣而脫穎而出。他在自己的文字中寫盡了社會轉(zhuǎn)型。變化在他的歷史觀中占據(jù)著主要的地位。戰(zhàn)爭是不可預測的,策略是脆弱的,而目標則是不堪一擊的。變化是一位無情的獨裁者。它破壞承諾,顛覆傷痛,而且更改確鑿的事實。理論家為此要做些專門的工作。這本傳記力圖復活一位理論家的生活與成就。他是世界上最讓人困惑的現(xiàn)代理論家之一,他同樣也是一位外交家、哲學家、歷史學家、劇作家和詩人。他用勇氣、活力、熱情以及樸素來應對變化。這與我早些時候?qū)懙谋说?middot;保羅·魯本斯傳記不謀而合,在一百年之后,也就是17世紀,他將美看作一個過程。馬基雅維利也許是將社會以同樣方式看待的第一批人之一。魯本斯力圖在他的繪畫中描繪運動的普遍性,這預見了同時代的伽利略對運動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馬基雅維利也許熟知這兩個人,他通過揭示持續(xù)的社會歷史動亂的模式為現(xiàn)代性開啟了一扇重要的門,即這些動亂并非是不可避免的。這位政治軍事思想家的作品完善了藝術家的作品。這二者都歸功于一種新興的時尚——在默讀中表達自我意識。我稍早些時候?qū)懙囊槐緯冬F(xiàn)代思想的誕生》試圖描述它在意大利13世紀是如何起源的。如果沒有其他人的慷慨貢獻,沒有任何事情能夠成功地完成。才華橫溢的學者和作家一直很關注馬基雅維利,我很高興在此以及在注釋和參考文獻中感謝他們的幫助。他們的幫助一直伴隨著我寫完這本書。在圖書館資源方面,我同樣也很幸運。在紐約,我使用過紐約公共圖書館的搜索設備,我使用過紐約市立大學的圖書館,尤其要提到的是城市學院和研究中心。其他地方還包括普林斯頓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尤其是還有佛羅倫薩那優(yōu)美的意大利國家圖書館和國家檔案館。我尤其要感謝城市學院的圖書館主席帕梅拉·吉萊斯皮,她時不時地為我提供各種必要的幫助。我非常感謝我的出版商羅賓·貝爾德·史密斯。他那機敏而耐心的指導極大地改善了這本書。我對于他的專業(yè)、敏感和職業(yè)技能懷有極大的感激之情。他的助手洛蒂·摩格福德也同樣提供了無限的幫助。感謝我的同事以及朋友向我提供了許多的建議,其中包括埃德·布雷斯林;感謝城市學院藝術和人文學院前院長弗雷德·雷諾爾斯;感謝他的后繼者代理院長杰拉爾丁·摩菲;還要感謝喬希·維爾納,馬克·米爾斯基,伊麗莎白·馬佐拉,林賽·艾布拉姆斯,勒娜特·米勒,哈羅德·威瑟,弗里西亞·波拿巴特,巴里·華倫斯坦,杰克·巴斯奇,大衛(wèi)·阿姆斯特朗,哈利·羅爾尼克,斯特拉·董,西蒙·謝里丹,安東尼·魯?shù)婪蛞约奥鍌愖?middot;克雷芒。感謝弗雷德里卡·K.克萊門第為馬基雅維利早期十四行詩的措辭所提出的精彩洞見,以及我的研究助理瑪利亞寶拉·格里蒂所提供的關于文藝復興時期服裝和烹調(diào)習慣的有用信息。我還要感謝紐約市立大學為我提供休假的機會,讓我能夠在意大利和紐約做廣泛的研究,從而使這部作品得以問世。我更加要感謝的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安德拉斯·哈默瑞和市立大學研究中心的威廉·E.科爾曼,他們閱讀并檢查了我的打印稿,指出了錯誤并提出了重要的修改建議,他們的貢獻是極其重要的,我承認了所有的不足。感謝我的兒子本和兒媳艾麗西亞、我的女兒朱麗葉和女婿丹,他們數(shù)月以來不斷地鼓勵著我。最后,還要感謝我的妻子阿西婭每天都陪伴在我身旁,不分晝夜地閱讀我的作品并且指出重要的問題,而在我猶疑的時候,她堅信付出定會有所回報。我向她致以一直以來的無限感激。保羅·奧本海默2011年于紐約第一章 馬基雅維利和變化的世界第一節(jié) 家庭與成長尼科洛·馬基雅維利于1469年出生在佛羅倫薩一個窮途末路的家族,這個家族并非名門貴族,但在當時也算是聲名顯赫。他們渴望躋身貴族,哪怕只是沒落衰敗或者毫不相關的貴族家庭,這種渴望與這樣一種假設不謀而合——馬基雅維利家族與夢迪巴圖的統(tǒng)治階級(居于佛羅倫薩西南部33公里之外的一帶村莊中)之間也許有著名副其實的聯(lián)系。為了滿足這種渴望,他們努力了幾個世紀,而這種渴望也在馬基雅維利的日常生活中激起了層層漣漪。無權無勢的人因渴慕奢華而內(nèi)心絞痛,名望似乎從他們的指尖滑過,轉(zhuǎn)瞬即逝。伯納德——尼科洛的父親是一名律師,雖然此人本身并無可圈可點之處,他卻將家族在夢迪巴圖的血脈傳承追溯至1120年,并且他自己也引以為豪,更為確切地說,是追溯到更為久遠的1040年。根據(jù)一份14世紀頗具爭議的遺囑所述,1393年夢迪巴圖的錢戈拉·達尼奧洛去世時,馬基雅維利的祖先曾經(jīng)與卡斯泰拉尼無足輕重的貴族打過交道。甚至在更早的時候,馬基雅維利的祖先可以追溯至久遠的1040年——曾有一位叫馬基雅維利的一直居住在夢迪巴圖,至少伯納德確信如此。在錢戈拉父親的遺囑聽證會上,馬基雅維利家族與錢戈拉一家矛盾重重,而矛盾的焦點集中在卡斯泰拉尼的城堡以及他們在夢迪巴圖內(nèi)外的領主權上。為此,馬基雅維利家族將他們的家譜追溯至一位名為德諾·馬基雅維利的祖先以及他的兒子博寧塞尼亞,而博寧塞尼亞本人則曾將其家族歷史追溯到了1120年。隨后,馬基雅維利家族在1426年7月于錢戈拉·達尼奧洛遺囑問題上勝訴,大約不到半數(shù)的卡斯泰拉尼莊園在名義上歸其所有,他們同時還獲得了剩余的卡斯泰拉尼遺產(chǎn)的一部分。大部分遺產(chǎn)依舊被歸爾甫派——簡單地說,也就是當時的托斯卡納民眾集團所有。馬基雅維利家族從辯護中所得利益微乎其微:他們被允許展示家族的徽章,但也只能謹慎地在包括教堂和當?shù)爻潜ぴ趦?nèi)的夢迪巴圖建筑里展示。恰當?shù)卣f,馬基雅維利家族的普通世系與卡斯泰拉尼貴族頭銜之間的關系一直搖搖欲墜、藕斷絲連,雖然伯納德·馬基雅維利并不希望如此。當尼科洛·馬基雅維利出生時,在收入與權利方面,這一牽強附會的貴族關系帶給他們的益處與從前相比更是有減無增。他們所享有的權利僅僅是在夢迪巴圖控制公共場所規(guī)模和商業(yè)措施,并且有機會將馬基雅維利家族徽章展示在集市中的一口井上。卡斯泰拉尼的剩余資產(chǎn),包括城堡在內(nèi),在幾十年前就已經(jīng)被兩個家族的各個分支瓜分了。而對于馬基雅維利而言,加強與貴族之間的聯(lián)系則意味著在消逝的夢幻中俯仰拾遺。馬基雅維利與吉羅拉莫·達尼奧洛·馬基雅維利(1415—1460)之間有著密切的血緣關系,雖然這一關系帶有負面的影響甚至是恐怖的陰影。吉羅拉莫是尼科洛·馬基雅維利更為親密的祖先之一,他屬于家族中洛倫佐族系的分支,并且是伯納德的遠房堂兄。作為一個教授,他聲名遠揚,卻又同時臭名昭著。1435年到1440年之間,吉羅拉莫在佛羅倫薩大學教授法律。據(jù)說尼科洛·馬基雅維利的父親——伯納德,也曾在此攻讀法律學位,也許就是在吉羅拉莫任教期間。15世紀50年代后期,吉羅拉莫開始宣揚目中無人的反美第奇思潮,他曾有一次明確聲明反對佛羅倫薩的領導。大多數(shù)權高位重并且性情堅決的家族往往會被趕盡殺絕。身為反美第奇政治小組的重要成員之一、聲名遠揚的法律專家,并且其學術聲望對政府構(gòu)成潛在危險——這一切使得吉羅拉莫在1458年8月3日被捕并且被控告,控告理由是他將幾項美第奇經(jīng)濟政策批判為腐敗以及為民眾爭取恢復批評權(言論自由權)。





上一本:希拉里:為總統(tǒng)而生 下一本:劍白舊事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外國名人傳記:馬基雅維利傳的作者是奧本海默,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