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曾仕強評胡雪巖


作者:曾仕強     整理日期:2015-01-16 16:23:36

胡雪巖作為清末最有名紅頂商人,既非達官顯貴之后,也非出身巨商富賈之家,曾經(jīng)只是一名小小的錢莊伙計。但就是這樣一個背景和基礎(chǔ)不及常人的窮小子,卻發(fā)跡成為富可敵國的大清首富。短短二十幾年的時間,他的事業(yè)涉及錢莊、當鋪、茶絲、藥業(yè)、軍火等眾多行業(yè),被清廷賜一品紅頂帶、賞黃馬褂,得到了一個商人能夠得到的最高榮譽,直到今日還有“經(jīng)商當學胡雪巖”說法。這些絕非偶然,必有眾多值得效仿和學習的道理:
  他在窮困潦倒之刻,勤于苦練算盤,堅信自己必得出頭之日;
  他在國運凋敝之下,敢于抓住機遇,合理冒險取得第一桶金;
  他在小有所成之時,未于小富即安,拓展經(jīng)營獲得更大發(fā)展;
  他在事業(yè)騰飛之際,善于巧尋靠山,互惠互利覓得貴人提攜;
  他在交往處世之中,精于籠絡人心,廣交朋友博得眾人相助;
  但是胡雪巖在其人生最后的短短三年之內(nèi),事業(yè)大廈土崩瓦解,最后一無所有、郁郁而終,敗落之快更是讓人觸目驚心,時至今日想來還會唏噓不已。從一無所有到富可敵國,再到最后的一敗涂地,胡雪巖是如何看待自己這波瀾壯闊,大起大落的人生的呢?我們現(xiàn)代人又可以從他的這種跌宕起伏的人生歷程中得到什么啟示呢?
  他深諳官無商不安,商無官不富的道理,為何玩火自焚成為政商博弈的犧牲品?
  他常言為官不可貪,為商不可奸的警言,為何卻因暗拿政府回扣而成為致命傷?
  他秉持無人不可用,好處大家分的信條,為何反被當年共同創(chuàng)業(yè)的兄弟所出賣?
  他說家和萬事興,女人只是賺錢的工具,為何到頭來卻因為家庭關(guān)系混亂所累?
  他自認問心無愧,留下百年基業(yè)慶余堂,功過是非成敗得失后人又將如何評說?
  作者簡介:
  曾仕強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州立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臺灣興國管理學院首任校長;臺灣交通大學教授;臺灣師范大學教授。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人《泰學》欄目主講人山東教育電視臺《名家論壇》主講人
  目錄:
  第1集白手起家
  第2集第一桶金
  第3集巧設商機
  第4集見機行事
  第5集左右逢源
  第6集揚名立業(yè)
  第7集籠絡人心
  第8集畜德養(yǎng)望
  第9集內(nèi)外交困
  第10集衣錦榮歸
  第11集巧脫困境
  第12集自種禍根
  第13集內(nèi)藏隱患
  第14集隨機應變
  第15集義利相濟第1集白手起家
  第2集第一桶金
  第3集巧設商機
  第4集見機行事
  第5集左右逢源
  第6集揚名立業(yè)
  第7集籠絡人心
  第8集畜德養(yǎng)望
  第9集內(nèi)外交困
  第10集衣錦榮歸
  第11集巧脫困境
  第12集自種禍根
  第13集內(nèi)藏隱患
  第14集隨機應變
  第15集義利相濟
  第16集一以貫之
  第17集真不二價
  第18集暗箭難防
  第19集用人之道
  第20集禍端初現(xiàn)
  第21集大難當頭
  第22集暗藏殺機
  第23集無怨無悔很多時候我們常常講,機會是天上掉下來的。天上不會掉錢給人,那會砸死人的,但是天上不停地給我們好機會,你看這個時候蘇晃就來了。
  蘇晃是成祥的小舅子,是太平軍的一個軍官。這次他國險喬裝進城,是想讓成祥幫他代購糧食。他告訴成祥,太平軍愿意出比原價高出三成的價格收購。大多數(shù)人聽到這種機會都會很興奮,都會滿口答應。但成祥卻沒有,他說:你不要害我,讓我多活幾年,這種事我不想干。從這里面可以看出來,成祥跟雪巖是兩種不同的個性,如果蘇晃找到的是雪巖,雪巖一定會毫不猶豫,直接就說:你要多少?說吧,我如期給你買來。但成祥心里一定在想:我冒那個險干什么?
  可能有人會問,我們應該學成祥還是雪巖?我覺得這不是學不學的問題,而是你自己要先衡量一下:如果你是成祥那種個性,你就可以走成祥的路;如果你是雪巖那種個性,你才有資格去走雪巖的路。因為每個人天生就是要干不同的活兒,走不同的路,不能大家都擠到一堆去,那樣會很糟糕,F(xiàn)在社會動不動就鼓勵大家要早點出來創(chuàng)業(yè),要當老板,其實我覺得那是沒有必要的。你是當老板的料,那就學雪巖自己創(chuàng)業(yè)當老板;如果是當干部的料,那就學成祥,找一個好的老板,跟著他好好當干部,又有什么不好?其實做成樣那樣的人也不錯,因為老板也需要好干部。
  成祥自己猶豫不決,他便去找雪巖商議這件事。雪巖閑居家中,仍勤練算盤。雪巖當學徒的時候就知道,既然走上做生意這條路,就一定要學好三個基本功:第一個,算盤要熟練;第二個,書法要漂亮,俗話說“字如其人”,如果要當大商人,簽個名都不像樣的話,人家就會看不起;第三個,要知道人情世故。他小時候就經(jīng)常注意聽大人說話,什么都學,因為很多東西不知道什么時候就能用上了。
  這三個基本功是現(xiàn)在的年輕人所缺乏的。尤其是現(xiàn)代社會提供給年輕人很多的工作機會,因此他們會想,這里不行就去那里,總有地方可去,所以就不認真,不好好下工夫練習基本功。沒有扎實的基本功,長久下去,一定是會出問題的。雪巖與妻子閑聊,胡太太一句“在這種兵荒馬亂的時候,你做什么也沒有用,糧食最重要”,就在不經(jīng)意間提醒了胡雪巖。胡太太說這句話,她是有感而發(fā)。我覺得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情,但對一個商人來講,對一個企業(yè)家來講,卻是關(guān)系重大的。如果信息很充足,數(shù)據(jù)很正確,太太講什么也就沒有那么重要,可當時胡雪巖根本不知道要往哪里走,也不知道哪個方向比較有希望。在那種信息不發(fā)達,數(shù)據(jù)不準確的情況下,女人的直覺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線索。我們把雪巖和成祥兩個人對比就會發(fā)現(xiàn),柳成祥是人家把訂單都送上門了,他也不敢做;雪巖卻是聽到一句話,覺得很有道理,馬上就決定要做糧食生意。我們說得更清楚一點:雪巖是當老板的料,柳成祥是當干部的料,他們分頭去發(fā)展,對整個社會才是有利的。
  雪巖有了做糧食生意的打算之后,便深夜出去找成祥商量。作為一個商人,根本沒有具體的上下班時間。商人有的時候睡到中午十二點鐘還沒有起床,因為今天沒有事,起來干什么?可一旦有了事情,半夜三更也不能睡,而且第二天天不亮就出來了,所以說商人的時間是非常有彈性的。要養(yǎng)成有時間馬上利用,有事情馬上動手的習慣,這才是一個好的商人。胡雪巖就是這樣,他一聽有這么好的方向,馬上就想到要去做。因為機會有時候是稍縱即逝的,一旦錯過了,再想抓住是來不及的。
  想要成為一個大商人,是要很多條件的。雪巖的這些舉動,我們好好體會就會發(fā)現(xiàn),他樣樣都具備,是個非常難得的人才。但是,這也不是每一個人都學得來的。
  此時恰逢新任杭州知府王有齡升任浙江巡撫,錢莊任老板以賀喜為名,在知府面前誣陷胡雪巖。其實,任老板辭退了胡雪巖之后,他的心情也是很復雜的。他事后也會很后悔,因為這樣的事情傳出去,對他來講也不是什么好名聲。一個人做錯事情以后自己會后悔,可是后悔之余還要看怎么樣去補救,這個其實才比較重要。
  ……





上一本:文天祥評傳 下一本:武則天女皇筆記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曾仕強評胡雪巖的作者是曾仕強,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