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70年前梅蘭芳訪美


作者:70年前梅蘭芳訪美     整理日期:2013-06-02 12:18:39


  
  
  70年前梅蘭芳訪美
  姚榮銓
  70年前梅蘭芳訪美巡演意向的萌生,是因為他聽到當時交通總長葉恭綽傳來的一個信息。葉總長參加徐世昌總統(tǒng)為美國公使芮恩施舉行的“餞別宴”,芮公使在致詞中提到“如欲中美國民感情益加親善,最好是請梅蘭芳帶了劇團赴美演出,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梅氏從1921年聽到朋友傳來的信息,到1929年12月下旬啟程正式訪美演出京劇,足足花了六七年的時間來充分而細致地做好籌備工作。
  在籌備的繁瑣工作中,齊如山的確是功不可沒。他為了讓美國人了解梅蘭芳和京劇,特意編輯了《梅蘭芳的歷史》,介紹梅氏生平、創(chuàng)作,梅先生所扮旦角的由來及其在國劇中的地位,梅蘭芳的國際交往以及國際人士眼中的梅蘭芳。同時還編了《中國劇之組織》,把京戲的唱白做功、服裝道具、臉譜化妝、音樂伴奏一一詳細介紹,使外行人外國人能從“圖說”中明白國劇之奧妙。還有一本《梅蘭芳歌曲譜》,請徐蘭沅等記下工尺譜,再請劉天華翻成五線譜,使洋人一目了然。1929年正逢美國經(jīng)濟危機,司徒雷登博士請秘書連續(xù)打電報來勸梅氏訪美推遲,說“如果一定要來要多帶一些錢”?墒敲废壬殖謨煞蓦妶笏妓饕粫捅硎菊f:“就是破了產(chǎn),我也決定如期登輪,走?”聽梅葆玖說,齊如山在籌集赴美款子上也是出了大力的,他先爭取北平、上海銀行界的朋友大力支持,還得到梨園同行和戲劇學校的義演及募捐款,再加上梅先生自己的積蓄,籌足了“法幣”15萬元。齊如山是出洋留過學吃過洋面包的,所以知道“洋人洋情”,他為出洋的劇團人員講授美國習俗及交往禮節(jié)。他還與梅先生一起緊縮出訪編制,減低演出成本,演員才6名,樂隊僅8名,連負責交際公關(guān)的齊如山總共21人,所以管衣箱化妝的要跑龍?zhí),唱旦角的要扮老生,這種“精兵簡政”的做法在數(shù)十年前就自覺實行,實在精明而又聰明。公關(guān)禮品也頗有特色,有梅氏親筆所畫的上百把折扇,有特制的印上梅氏肖像和梅花蘭花的中國瓷器,以及筆墨、刺繡等與中國戲劇匹配的民族特色濃重的紀念禮品。梅蘭芳總是對人講“赴美演出的勝利,多虧了好友齊如山”。
  當時美國經(jīng)濟雖不景氣,可是在紐約定價6元美金的戲票竟然“炒”到16元,使紐約人驚嘆不已。在精確計算好兩小時4個戲目演出之中,都有幕前的“說明”,由齊如山寫成中文,說明所演劇目的情節(jié)、表演動作和唱詞的大意;再由報幕的楊秀女士譯成英文,最后張彭春審定。
  梅葆玖說:“大家稱家父為梅博士,家父的博士銜就是70年前訪美時榮獲的!1929年12月下旬梅劇團一行從上海搭“加拿大皇后號”輪船赴美,半年之中,共演了72場,訪問了西雅圖、紐約、華盛頓、芝加哥、洛杉磯、圣地亞哥、舊金山和檀香山等城市,與卓別林、范朋克、斯達克·楊、沃佛蘭等文化界社交界人士,和廣大美國觀眾都結(jié)下了深厚友誼,紐約的最后一場演出謝幕之后,梅博士站在臺前與上臺的觀眾一一握手,握了幾十分鐘,原來有不少是“第二次握手”?有人稱梅先生是“文化大使”,促進了兩國人民的友誼。
  ?
  摘自11月9日《文匯報》姚榮銓文?





上一本:與啟功先生的師生緣 下一本:彭德懷率軍出兵朝鮮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70年前梅蘭芳訪美的作者是70年前梅蘭芳訪美,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