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銀行卡“卡”在哪里?


作者:銀行卡“卡”在哪里?     整理日期:2013-06-02 11:06:43


  
  銀行卡“卡”在哪里?  
  
  中國民生銀行 李艷紅  1985年,中國銀行在境內發(fā)行了第一張長城借記卡,標志著銀行卡進入了中國老百姓的生活之中。當時,在大多數中國人眼中,它是一張?zhí)厥獾纳矸葑C明,更多地標榜著持卡人的地位,有些人甚至通過走后門來獲取一張信用卡。時至今日,各種各樣的銀行卡已進行尋常百姓家,很多人的錢包里都別有數量不等功能不同五顏六色的銀行卡,有只能先存錢后消費的借記卡,有存一定款項但可以超額消費的準信用卡,有不須存錢就可以消費的信用卡等! 嘘P資料,我國目前有55家金融機構開辦銀行卡業(yè)務,全國可以受理銀行卡的銀行網點有10多萬個, ATM機4萬多臺,POS機30萬臺,發(fā)卡總量接近3億張,年交易額近3萬億元。然而另一組數據更耐人尋味:由中國經濟景氣監(jiān)測中心與萬事達卡國際組織就居民信貸消費有關問題進行的第4次調查顯示,在我們已經發(fā)放的3億多張銀行卡中50%以上是長期不用的“睡眠卡”,幾家老牌國有銀行發(fā)行的信用卡,平均每張卡透支額不足百元,而銀行卡交易在社會消費總零售總額中的比例還不到5%! °y行卡作為居民一種常用的電子支付工具,部分具有貨幣的功能,方便了存款、取款、匯兌、結算、消費,甚至信貸等。這是與我們生活有關的直接的用途。在宏觀經濟部門看來,銀行卡的發(fā)展有利于減少現金流通量、加速資金周轉、完善支付結算手段等。如此“雙贏”的格局,為什么沒有導出大家期望的銀行卡蓬勃發(fā)展的大好局面呢?  廣告上,“一卡在手,走遍神州”。實際上,我們即使有很多卡也常常走不出一家酒店,飛不出一個城市,到底是什么問題呢?簡單羅列有以下幾個:一是不能跨行使用,國有大銀行,行行獨立;地方小銀行,個別聯合。商場的收款臺上,酒店的大廳里,POS機、ATM機,零零總總,機滿為患,因為不通用,只好如此。二是不能異地使用,即使是同一家的銀行卡,在大城市之間還可以吱呀吱呀地劃卡,但在更多的中小城市里就成為真正的“卡”了。三是消費者對銀行卡的安全性仍心存疑慮。以借記卡為例,消費者將大把的鈔票放到里面,換來一個“奇妙”的卡片,總是不塌實,需要的時候錢從哪里來。第四,卡雖然有3億張,可全國1400萬個商家中只有30萬個能收卡,不到3%。百姓的生活事無俱細,柴米油鹽總不能都去為數不多的幾個高檔商場去買吧。還有其他問題,如存取款等待時間長、經常出現故障、收費等! ≡蛟谀睦铮饔姓f法。技術人員認為,我國的銀行卡發(fā)展缺乏統(tǒng)一的業(yè)務規(guī)范和技術標準,各金融機構自成體系,獨自進行技術開發(fā)、設備購置和維護,因而技術標準不同、處理程序不同,不同的卡不能通用,跨地的卡不能響應。  大銀行的管理人員認為,不同類型發(fā)卡人的投入不同,利益劃分要合理才能進行聯合。他們?yōu)殂y行卡的運行進行了大量的投入,后來的小銀行等沒有多少投入,如果其發(fā)行的銀行卡與大銀行的卡具有同樣的功能,大銀行苦心經營多年的優(yōu)勢就化為烏有,于心不甘! ∠M者認為,國內關于銀行卡的立法還沒有完善,對發(fā)卡人、持卡人、商戶等參與者的權力、責任、義務等都沒有進行嚴格的規(guī)范,無法有效保護自己的利益,銀行卡出現糾紛和詐騙的例子屢見不鮮,因此也喪失了使用的積極性,還是保守一些為妙。每種說法都道出了一部分實在的理由! ≡僬J真地追究一下,我們發(fā)現還有兩點理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對銀行卡聯合問題的認識較晚,行動遲緩,推動不力。人民銀行是我國銀行管理部門,負責社會支付系統(tǒng)的設計和管理等宏觀性工作,但直到1993年才開始推動銀行卡的聯合,啟動“金卡工程”,早已經落后于各家銀行不得不執(zhí)行的自身發(fā)展規(guī)劃,錯過了一張白紙畫最好藍圖的機會。二是消費者陳舊的消費觀念限制了銀行卡發(fā)展的動力,比如不敢超前消費、把錢壓箱底等,這就使得銀行卡的市場變得狹小,銀行大力發(fā)展的動力不足! °y行和消費者在發(fā)展銀行卡問題上陷入了“兩怨”的尷尬境地:從銀行的角度看,銀行發(fā)行了大量的卡,但“睡眠卡”較多,平均每張卡的消費額不到300元人民幣,收益不多,積極性哪里還有?從消費者的角度看,那么多的卡,又要背密碼,又要看證件,哪里有用現金方便,有卡還不如沒有。





上一本:香港賽馬 慈悲為懷 下一本:揭開真主黨神秘面紗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銀行卡“卡”在哪里?的作者是銀行卡“卡”在哪里?,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