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是戰(zhàn)國時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與孟子的性善論不同,他認為人之性惡,善者偽也。推崇孔子的思想,堅持儒家的禮治原則,同時重視人的物質需求,主張發(fā)展經濟和禮治、法治相結合。他的學生韓非和李斯是戰(zhàn)國時期法家的重要代表!盾髯永[旨》是一部介紹、闡述《荀子》基本內容的學術專著!盾髯永[旨》理論分析評價相結合,每篇的內容包括“導讀”“原文”“校”“譯文”“繹旨”和“名言嘉句”六部分。《荀子繹旨》比一般詮釋《荀子》的著作增加了繹旨部分,就是分析、挖掘本部分的思想主旨,同時評價其得失,以為今天提供某種借鑒。 王春華,1969年生,博士,研究方向為歷史文獻學、儒學,現(xiàn)在臨沂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沂蒙文化研究院)工作。曾在《中國哲學史》《歷史教學》等核心期刊上發(fā)表論文多篇,已出版專著《沂蒙儒學史》《論語新編新釋》《孔子家語新解》《顏回與顏氏家族文化研究》四部。于聯(lián)凱,臨沂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先后正式出版各種著作二十余部,發(fā)表論文三十余篇。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思想史、區(qū)域文化史。 今本《荀子》最早母本為北宋呂夏卿熙寧中所刊大字宋本(已佚)。盧文弨據朱文游藏影鈔呂夏卿本合元明本?惺溃跸戎t《荀子集解》據此本加以精校,遂行于世。今所見最早《荀子》版本是宋人唐仲友刊刻的臺州本,王先謙以為此本“即依呂本重刻”,“在今日,為希見之本”。(王先謙((茍子集解》(諸子集成),中華書局1954年版,第1頁)。一、《荀子繹旨》原文以諸子集成本(中華書局1954年版)為底本。校參北大本(北京大學《荀子》注釋組.中華書局1979年版)、楊本(楊朝明注說《荀子》,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二、每篇結構是:先列出“導讀”,次列出“原文”,再列出“!,之后列出“注釋”,“譯文”,“繹旨”,最后列出“名言嘉句”。三、校部分,先明各版本異同,次下斷語。四、“注釋”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對有關詞語的詮釋。二是對本句或本章思想內容的點評,點評包括肯定、否定、存疑等情況。五、“譯文”部分,撰者在參閱不同版本譯文的基礎上,遵循信、達、雅的原則,修正某些版本失當之處,力求譯文恰當確切。六、“繹旨”,概括出其中的主旨、啟示。七、“名言嘉句”,選擇本章中的有啟發(fā)意義的語句,如果沒有,則不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