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看起來都好好吃,難道你就不想吃吃看?如果,你被勾起了關于食物的好奇心,恭喜你,這并不會每一次都會通往天堂,有時候根本就是地獄。這本書是你關于世界美食的獵奇和解密。蔻蔻梁用她擅長的深刻觀察、胡亂聯(lián)想,三言兩語,帶你觸到一件事情的本質(zhì)。就像吞拿魚拌海藻沙律一樣,她吃出多元,立體,層次,吃出了人生。她說,“它們不是美食,不不不,完全不是。它們只是我一次又一次的好奇心發(fā)作和被滿足的過程! 1 自序 反正,吃到難吃的又不會死 我記不清楚曾經(jīng)多少次一邊摳著嗓子一邊吊打自己,叫你再好奇,叫你再亂吃,叫你再把你廣東人好吃的基因迸發(fā)到全宇宙,叫你永遠以為自己還是一個美食記者。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還是個美食記者。有一次去采訪一家云南菜,他家有一款菜品叫“炸竹蟲”。店主人說,他們家的炸竹蟲沒有別的特點,就是特!別!大! 有多大呢,不夸張地說,吃過肯德基早上那些小油條么,他家的炸竹蟲,炸之前不知道多大,炸之后,就有那么大,讓人懷疑他家的竹蟲是從侏羅紀公園直接送貨的。這東西,對于以獵奇和解密為生的媒體人來說不是很適合么?再說,就算沒有職業(yè)背景,難道不勾動你的好奇心么? 我的好奇心是很容易被勾起來的。有一次網(wǎng)上說,拿一個雞蛋,裝在絲襪里,正著甩兩百圈,反著轉(zhuǎn)兩百圈,就能把蛋黃甩到外層,就能吃到蛋黃包著蛋清的雞蛋。 于是就甩了。我以血淚經(jīng)驗教訓告訴你們:甩過的雞蛋,也還是一個普通的雞蛋。但甩過雞蛋的人,真是會被釘在恥辱柱上。還有,就是甩雞蛋的時候不要用舊絲襪,切記。不然擦墻真的要擦很久。 說回炸竹蟲,反正我就是吃了。這一舉動把同行的攝影師駭?shù)迷僖膊桓胰俏,雖然味道不怎么樣,記憶也很可怕,但是江湖揚名立萬這件事,在年少的心里還是很重要的,走在CBD的高樓之間都覺得自己在黃沙漫天白馬嘯西風呢。 我有一些讓人很羨慕的身份。譬如說美食品鑒師、環(huán)球旅行者、奢華酒店評鑒人、美食旅行達人、美酒美食專欄作者。這些頭銜最炸裂的地方在于,它們雖然完全不能增加我的智商和美貌,卻為我過于旺盛的好奇心提供助燃和支撐。 米其林三星大廚做出來的東西就不說了,街邊小店、樹上長的果子、村里小孩遞過來的東西、市場里賣的不明物種……看到這些東西的時候,第一反應總是:“吃吃看什么味道! 冰天雪地舔鐵門算什么啊,你敢赤手空拳吃一勺子小蘇打就算你贏。 又或者,難道你不好奇空口吃一勺味精到底什么感覺? 最近不是說把棗和香蕉放在一起吃能吃出人生的走馬燈來嗎?真是太脆弱了,這么脆弱的心靈,讓你去英國吃一下Haggis,豈不是會吃到人生的teamLab大展啊。 黑暗料理?蝙蝠要不要吃吃看,蜘蛛呢?你以為只有貝爺在荒島求生的時候才不得不吃這些東西嗎,你們可知道在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村民們可是嚴肅認真地用烹飪的手法處理著這些食材,把它們變成人生至味呢。 當然我又不是神經(jīng)病,我的旅行更不是一場接一場對腸胃的自虐。用整整一棵樹做出來的大富翁沙律真的很好吃啊,還有一定會風行全球的秘魯菜式Ceviche,甚至還有些素食竟然可以吃出人生大和諧——不過很多催情劑都是植物,這也不奇怪了。 這些美食體驗,總會在我吊打自己的好奇心之后站出來為它辯護:也不是每一次好奇都會通往地獄,有時候,也是天堂哦。那么羊尿泡要不要吃吃看啦,說不定很好吃呢?君不見豬大腸也有那么多受眾呢。 我有一個攝影師搭檔……嗯,其實不止,我有好些朋友,他們的字典里把food翻譯為“美食”。有時候可以把“美”字妥協(xié)掉,但好歹應該是非常確定的“食”。他說,到了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最應該吃的東西就是金拱門。打開一個菜單,最應該點的菜是已知好吃的菜。 耶?去一個地方最該吃的地方難道不是只有那個地方有,而別的地方?jīng)]有的菜?打開菜單,最該點的莫非不是完全不知道在說什么的那一道?所以在我的字典里,food的意思,大約只能是“能吃的”。 “萬一不好吃怎么辦?”很多人都問。 萬一不好吃,萬一不好吃頂多就是不好吃了啊,天又不會塌下來,人又不會死。大不了就去另外一家吃,再大不了,就寫成稿子罵它,好歹不是還能把飯錢賺回來? 我之前有本書里有一句話老被引用,大概就是旅行這件事教會我的是,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人,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在生活著;不旅行,我永遠無法遇到他們。我感激自己有過一些完美得要嫁給廚師的口舌體驗,但也從不后悔有過很多奇葩的吃喝經(jīng)歷,雖然它們常讓我恨不得把整副消化道送去干洗,或者干脆就扔掉,換一副3D打印的好了。 這些經(jīng)歷構(gòu)成了我熠熠生輝的旅行記憶。它們不是美食,不不不,完全不是。它們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好奇心發(fā)作和被滿足的過程。在這個過程里,某些版圖得到擴張,壁壘被攻破,腦子里的褶皺又多了一條。這些經(jīng)歷告訴我,莫說豆花有咸甜之爭,連榴蓮的氣味都有人說是香的。連吃吃喝喝這么日常的“小事”都沒有定論和標準,都如此異彩紛呈,那么,憑什么在“人生”這件大事上,卻只有讀書創(chuàng)業(yè)發(fā)財買房買車結(jié)婚生小孩才是唯一正道? 在不斷旅行、不斷觀看的過程里,我把“正確”和“應該”的標準一再打破,重塑,再打破,再重塑。它們從最初的脆弱鋒利,變成如今更富有彈性和圓融的模樣。 去吧,今天就去吃一下你從來沒有吃過的東西。從這件事開始,去做更多你從來沒想過要做的事,甚至是你一直抗拒著的事。 反正又不會死。但我還是認為吃榴蓮肯定會死。
|